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我的習畫之路
自幼在父親引導下學畫。父親收藏有大量世界名畫的印刷品,有空總喜歡拿出來給我們幾個孩子欣賞。那時的我只知道外國人的畫色彩豐富絢麗,中國畫則一片黑色。父親總是不厭其煩地講解每幅作品如何如何好,使我對繪畫有了初步認識。
讀小學時,父親常常帶我到鄉村下面畫門鐘。父親畫好門鐘外輪廊,我就填色彩。民間的畫不講究色彩關係,色彩以大紅、大緑、淡藍爲主,配搭起來非常醒目。畫一對門鐘通常花一周多時間,常得到鄉親們的贊賞。我認定要走畫畫的路,其他同齡人在玩的時候,我却在家中學一些民間花鳥畫。
初中的時候,父親接到潮州市頗有名氣的開元寺工程。開元寺畫工要求非常嚴格,以一個故事畫人物,畫在一大幅墻上。難度最大是在墻體掃完石灰水後半天内完成,使顔色滲入墻内;這樣畫的人物才不怕風吹雨淋,幾十年不會掉顔色。畫中人物的神態各异、形象生動才能吸引觀衆。父親畫主角,我畫花、鳥、鬆、梅等配角,父親畫鳥我則畫花、草。畫墻畫、木畫都是一筆畫準,不能修改;因爲畫墻畫的色彩滲進墻裏,除非把整幅墻重上石灰。畫這種畫要求快、準,在這種特殊的訓練下,我學會構圖、布局,大膽運用色彩來表現不同人物和景物。在我以爲我的畫了不起時,父親又送我到潮州市南春職業中學美術班學習最基礎素描,從幾何形體到石膏像,再到人物頭像。因而我有奮斗目標:專心地學畫,準能考上美術院校。這3年裏除了畫畫,什麽事都不重要,過節日都在認真地畫。有時興致高時畫石膏像到天亮,然後又準時上課,没有覺得半點辛苦,反而覺得最快樂。每次畫完一幅好的作品,把它掛在墻上欣賞;過半個月後發覺畫存在很多不足地方,又會再畫一幅。用這樣方法,對我的畫技提高幫助非常大。
考上華南師大美術學院後,受羅鏡泉、範勃、盛恩養、李凱煌、賈培玲等老師指導,加上自己的勤奮,我的素描、色彩、國畫已打下較好的基礎。1991年開始工作,中專的課時較少有更多精力練畫,我每天必須看一些較適合自己水平的畫作,再畫二三幅國畫,以花鳥爲主。對我幫助較大是羅鏡泉老師,每次習作遇到難題寫信寄畫請教他,他都認真回復並在我習作上作修改,轉眼已過5年。
1996年到佛山工作,在學校有了較好的習畫環境,上完美術課便自己搞創作並投稿參展。1997年參加二次比賽都獲奬,2005年獲全國美術教師競賽三等奬。畫畫就是要勤,堅持不懈,才能邁向更高的藝術境界。這就是我的心得。
(作者:沈静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