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5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馬英九宋楚瑜第四度會面,最敏感問題:宋楚瑜是否參選台北市長,沒碰;最棘手的“倒閣”議題,沒結論。充分顯示了,百萬紅衫軍的倒扁陷入困局後,連帶的,藍營政黨的矛盾,也跟著凸顯出來。
宋楚瑜的聲望,搭著倒扁列車,確實提振不少,不過,到底有多少能量可轉移到市長選舉?對郝龍斌的穩定聲勢,會產生怎樣的牽動?會不會反有助於謝長廷?這些問題,國民黨不僅必須關切,親民黨又何嘗沒有義務!
社論說,宋楚瑜若不想透過民主機制,比方說民調,來進行政黨協商,以解決他跟郝龍斌究竟誰代表“藍營正選”,而只希望透過國親兩黨高層的運作,特別是,宋楚瑜“意在不言中”的想法:“國民黨禮讓他參選”,倘真如此,他只會給人再添加“權謀機深”的刻板印象。因為“國親高層”不就是馬英九、宋楚瑜嗎?試問,馬英九怎可能把經由黨內初選出線的郝龍斌,“禮讓”出去!而宋楚瑜自己身為親民黨主席,又怎能奢望外界不會以“裁判兼球員”眼光看待他的佈局心思呢!
不趁早談國親兩黨對台北市長之戰,是合作或競爭,對藍營選民很不公平。好好一個藍營勝面很大的局,若是因為宋楚瑜的加入,或因為國親遲遲訂不出遊戲規則,而導致局勢丕變的話,說真的,馬宋都要負責。而身兼裁判與球員角色的宋楚瑜,責任尤大!
社論指出,宋楚瑜若堅持不以民主機制,決定宋郝誰當藍營正選,而一意投入選戰,那馬英九亦別無選擇,就力挺郝龍斌到底,把最後的選擇權交給藍營選民。藍營選民歷經多年來的教訓,深知分裂只會對綠營有利,相信最後“棄保效應”仍會發酵。
社論說,在“倒閣”、罷免議題上,親民黨態度顯然比國民黨堅定,這亦能理解。親民黨是中小型政黨,“衝撞”才是它們爭取激進選民的藥方,但國民黨實在不必一路陪著玩。二次罷免不成,“倒閣”又未必能掌握主動權,說無奈,的確無奈,但持續消耗下去,既非馬英九的風格,也不是多數民意的主流意見。對國民黨而言,把高雄市、台北市的市長、市議員選舉打贏,用選票向陳水扁證明民心向背,是當前僵局下最好且唯一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