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故宮” 保護、管理和展示的創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14 07:09:13  


  在北京故宮,“數位故宮”不是一個網路虛擬博物館,而是故宮博物院為更好地保護和利用故宮所蘊涵的豐富文化資源而提出的資訊化建設的全新理念,是將各種文物、古建築乃至其背後的歷史文化資源,通過各種形式的數位化採集、加工管理、存儲、發佈手段,使之能在文物資產管理、展覽陳列、科學研究、觀眾服務等諸多方面得以充分利用,從而實現故宮博物院總體文物搶救的及時化、文物保護的科學化、文物利用的合理化、文物知識普及的社會化。

  多年前,故宮博物院的領導就意識到,欲使故宮擺脫沉重的歷史包袱,突破古建環境及文物保護等問題的束縛,改變在展示、收藏、保護等管理機制、工作方式上相對滯後的傳統手工作業狀態,必須科技創新。這是故宮躋身於國際一流博物館邁出的重要一步。1992年,故宮博物院開始嘗試相關管理資訊系統的建設,1998年成立資料資訊中心,正式提出建設“數位故宮”。

  8年來,隨著“數位故宮”各個應用專案建設的不斷推進,資訊化的工作方式正逐漸滲透到故宮博物院各項工作領域,工作方式正在向系統化、規範化、透明化的方向轉變,大大地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文化展示的力度。不久前,“數字故宮”獲得文化部文化創新獎。 

  據介紹,“數字故宮”建設專案有兩個重點。其一是加強博物館內部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其二為充分利用故宮博物院所蘊藏的文化資源,不斷擴展文化展示的領域,向觀眾提供內容更翔實、形式更豐富的文化資訊。為此,他們確定了資訊化建設的總體框架,即,在針對影像、圖紙、視頻、音頻、文檔等資源資訊的數位化採集和加工而建立的“數位資源資訊採集加工系統”基礎上建立相應的“資源資料庫”。

  以資源資料推動建立涉及全院各項行政、業務管理工作的“核心管理資訊資料庫”包括:文物底賬資料庫、學術文檔資料庫、古代建築資料庫和人員管理資料庫等等。利用電腦流程管理技術,建立公文簽批流轉系統、督察督辦系統、文物流通管理系統等管理資訊系統,逐步建立領導決策支援資訊平臺。

  “資源資料庫”中的資訊除了支援行政管理工作外,還直接支援建立“數位化文化展示平臺”,這其中不僅包括故宮博物院網站和支援陳列室電子展示、觀眾導覽等用於觀眾服務的資訊系統建設,還涵蓋對社會提供資源資料的資源資訊利用、加工和發佈管理系統等等。這個框架明確了“數位故宮”專案各個資訊子系統之間的相互關係,避免了在各個資訊子系統建設過程中各自為政,形成資訊孤島的弊病。同時,影像資源資料對於建設符合博物館特點的資訊系統的重要性也得到體現。

  截至目前,“數位故宮”已經取得部分階段性成果:

  1.電腦通訊網絡 已經建成由兩個分別具有萬兆通訊帶寬的院內局域網和具有百兆國際出口的涉外網組成的故宮博物院資訊通訊網絡;共敷設光纜29千米、敷設五類雙絞線105千米、安裝各類交換機62台,資訊點1487個;另外設置了8個無線子網;連通了全院所有的辦公室和大多數文物庫房,覆蓋了部分展室。

  2.資源資訊的採集、加工、儲存 博物館的資訊系統建設是以影像為核心資源。故宮初步完成了基於數位技術的影像採集加工的流程改造和數位影像資源庫的建設,搭建了基於SAN技術架構的資料存儲和備份系統。規範的影像資料加工流程可以保證影像資料的有效管理和高效應用。故宮現在入庫的文物影像檔已經達到514640個,資料總量超過3個TB。針對古建保護的需要,他們還與北京建工學院共同開展了古代建築測量領域的三維鐳射掃描技術應用研究,嘗試非接觸、高精度的測量手段在故宮古建保護工作中應用的可行性和將所得資料轉換為可以指導工程的三維模型和圖紙的技術手段。

  3.核心資料庫 文物管理資訊系統以院藏文物資料資訊為基礎,利用先進的資料庫系統和圖像技術,使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保管、利用工作實現了數位化和網路化。古代建築資訊管理系統是為適應故宮古代建築管理和大修工程而建設的資訊系統。系統以單體古建築為中心,構成群、域、區、單體、局部的主要資訊框架結構。包括:古建普查子系統、古建修繕子系統、古建利用子系統、古樹管理子系統。這些子系統資訊結構則分別以古建築普查、修繕、利用、古樹管理為中心內容進行管理,以古建單體資訊作為與古建系統的關聯主鍵,從而實現了資訊的互通。故宮文檔資源管理系統和資料獲取系統建立於2003年,是為配合故宮古建大修工程,查閱歷史檔案為當前主要目的而特別開發建設的資訊系統。該系統可以很方便地根據關鍵字、成文時間、責任者等多種檢索條件,進行單線索或組合條件檢索相關的檔案資料,並能直接看到再現檔案原樣的影像,支援列印,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4.資訊化管理 故宮博物院資訊化管理工作平臺建設從2004年啟動,2005年已見成效。這是一個具有統一身份認證,可以整合全院各個行政、業務資料庫的重要工作管理支援系統。其核心是採用電腦流程管理的理念,將原來相對隨意的管理工作規範到電腦流程管理上來。其中公文流通管理、資訊公告等子系統在全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已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5.數位化展示 數字文化展示平臺有幾個項目。最主要的一個是故宮博物院的互聯網站。故宮博物院網站(www.dpm.org.cn)於2001年7月16日正式開通,設立了故宮博物院總說、紫禁城遊覽、紫禁城快訊、藏品精粹、文物保護等涉及曾經的紫禁城到如今的故宮博物院方方面面的12個主要欄目;發佈各類影像35000余張,文字4000萬餘字,現在繼續以每月60篇文稿和一個網上主題展覽的更新速度擴充網站的內容;建立了英、日文導覽功能,是故宮面向世界的視窗,當前日點擊率約60萬次,曾獲2002年“中國優秀文化網站”(文物類)稱號。

  2003年10月,故宮與日本凸版印刷公司合作,成立了以VR(虛擬現實)技術物應用研究為主要課題的我國文博界第一個中外合作實體——故宮文化資產數位化應用研究所,建有一座VR演播廳,開發了兩部VR作品。《紫禁城•天子的宮殿》是中日專家的第一部合作作品,真實地再現了清朝康乾盛世時期從天安門到太和殿之間的場景,利用VR技術恢復了紫禁城宮殿金碧輝煌的原貌。觀眾在演播廳通過操縱遙控器可隨意遊覽、欣賞你想去的紫禁城的任何一個地方,實現完全的人機互動。第二部作品《紫禁城•三大殿》延續了第一部作品真實再現歷史場景的特點,還嘗試了新的VR技術和表現手法,形象地展示紫禁城建築蘊涵的傳統文化內涵和古建築營建技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資訊,更加充分地發揮VR技術的特點和優勢。

  另外,“數位陶瓷館”、“電子畫廊”、古書畫仿真研究也是數位化的展示專案。(來源:中國文物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