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勢力重構證券業新版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09 07:38:03  


  中評社香港5月9日電/隨著券商重組整頓開始,一些寄望通過幷購擴大規模的優質證券公司因此面臨更多機會。以廣發證券、中信證券爲代表的優質證券公司頻頻出招注資、托管高危券商。新京報文章如是說。

  優質證券公司跑馬圈地

  2005年12月,華夏證券正式更名中信建投證券,在這家新公司中,中信證券出資16.2億元,佔60%控股權。
 
  至此,加上之前中信萬通證券和金通證券,中信證券已下轄三家證券公司,近200家營業部。
 
  同爲創新類證券公司的廣發證券也通過近期的托管高危證券公司來壯大自己實力範圍。2005年廣發證券1.5億元的淨利潤在同行業中排名靠前。去年8月廣發證券托管武漢證券從而進軍華中市場,今年年初廣發證券又托管河北證券從而壯大了其在華北的經營勢力,本月廣發證券又有意收購同屬廣東省的第一證券,從而穩固其在廣東的統治地位。
 
  與此同時,海通證券托管了甘肅證券和興安證券的部分資産。據公司內部人士透露,到目前爲止,內部整合工作已基本完成。另外,光大證券托管昆侖證券、東方證券托管北方證券、長江證券托管大鵬證券、華泰證券托管亞洲證券幷整合相關資産。 

  銀行系注資輸血 

  證券公司全面整改以來,兩家銀行背景的匯金公司和建銀投資公司就頻頻出手參與證券公司的重組。去年6月中旬,匯金公司首先向中國銀河證券注資100億元。隨後,8月份匯金公司又兩度出手,注資申銀萬國證券公司25億元,另提供貸款15億元;注資國泰君安證券公司10億元,另提供貸款15億元。 

  建銀投資去年8月1日在承擔央行80億元再貸款的基礎上,以3.5億元的價格收購南方證券的經紀和投行業務。同月建銀投資和中信證券共同出資重組華夏證券,兩家分別出資10.8億元和16.2億元在華夏證券的基礎上組建中信建投證券。此外,建銀投資還參與了北京證券和天同證券的重組。 

  據了解,建銀投資由原建設銀行分立,爲經國務院批准的投資性公司和處置金融資産的公司,註册資本206.9225億元,公司與股東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在中國證券業的重組中可謂赫赫有名。
 
  不過,與創新類證券公司的收購兼幷不同,銀行系對證券公司的重組有其特殊性。建銀投資董事長汪建熙就表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匯金和建銀投資實際上是政策性機構,建銀投資將作爲整合證券公司的一個平台,通過收購證券公司的資産,使其走上正軌,在階段性持有後,還會尋求退出。
 
  外資軍團大兵壓境 

  在中國證券業重組風起雲涌之際,國際資本也對中國證券業躍躍欲試。去年8月,瑞銀集團投資17億元換取北京證券的20%股權,另外匯豐銀行、里昂證券、摩根大通等在湘財證券、遼寧證券的重組中隱現身影。其實對於外資入股國內證券公司,在瑞銀參與重組北京證券之前,高盛就通過承債方式控股成立高華證券,再成立高盛高華證券公司。
 
  不過進入2006年,市場傳出消息,證監會暫停外資重組國內證券公司。1月7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解釋稱:“也不是說我們不給外資重組證券公司的門票了,證券公司正在治理整頓期,在此期間,外資進來重組會有一些現實的困難。也不是因爲銀行賤賣論、金融控制權轉移的討論,而是因爲外資進入券商重組,會影響綜合治理的進展。”對於證券行業的開放,監管部門一直异常謹慎。之前的高盛是花了5億多元人民幣才獲得一張進入中國證券業的通行證,但是此後,再無外資公司涉足于此。瑞銀集團參與重組北京證券,意味著藉助外資化解證券公司風險的路徑有望重新開啓,幷有效擴展到市場化重組證券公司的空間。 

  一位證券公司人士分析,如果此前成立高盛高華,對合資券商政策的註解還比較模糊的話,瑞銀集團進入北京證券,則是在新階段對該政策釋放的一個清晰信號,即外資可以直接取得合資券商控制權。 

  東莞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李大霄指出,從中國金融領域的其他幾個行業對外開放情况看,外資進入中國證券業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