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外資銀行少說有60多家吧,他們當中就算祗有一半開展信用卡業務,那市場會變成什麽樣子?國內銀行2002年以後才有零售銀行的概念,怎麽和人家比?”交通銀行員工餘同(化名)對記者抱怨說。此前,余同的錢包被竊,他的聯名信用卡被盜刷15000元,發卡行却告訴他要10個工作日才能找到刷卡的商鋪。
2006年12月1日,信用卡業務作爲金融業全面對外開放的排頭兵,將成爲中外資銀行爭奪的熱點,國內銀行準備好了嗎?
“零售銀行”遭遇服務短板
“我的卡丟了,然後被人盜刷,15000元的交易已經完成了,人家把東西都拿走了,才有短信通知我,你說,還管用嗎?”
雖然身爲交行員工,余同仍有些難以理解,“這算什麽服務?”
“從流程上講,在國外,對大額的信用卡消費,商鋪工作人員都會要求刷卡人留下自己的身份證號。其次,大額交易前會通知辦卡人,確認後再交易。”
余同說:“我提出交易爭議,交行信用卡部告訴我要十個工作日後才能查出交易商鋪是哪家。當中還有‘五一’長假。可是,這筆交易6月5日以後就要收利息了,按現在的效率,我估計到時候問題很難妥善解决。那延期的利息誰付?”
有過外資銀行和中資銀行工作經歷的余同感覺到,服務意識差,將是中資銀行在外資銀行信用卡業務競爭中的短板。
從1995年廣東發展銀行發行國內第一張信用卡———廣發卡以來,直到2000年後,中國信用卡市場才實質性啓動。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上海銀行等分別發行了長城信用卡、牡丹信用卡、招行信用卡、龍卡信用卡和申卡信用卡。這些信用卡都具有了國際信用卡的標準。中資銀行才有了“零售銀行”的概念。可是,中資銀行的員工,在工作中仍舊以自己方便爲出發點,很少從客戶的角度考慮。
而衆多外資銀行會以信用卡業務爲突破口拓展其在華業務。這是因爲,國內信用卡市場目前還沒有領導者而利潤空間又非常大;其次,信用卡業務幷不像存款業務一樣需要很多分行網點,而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更爲重要的是,由於國內銀行卡已實現聯網,這意味著不管是哪家發的卡,都可以在全國任意一台atm或pos上使用,這可能導致“後來者居上”。
截至2005年12月底,在滬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網點共計84家,全年累計增加16家營業性分支機構,外資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不含外資保險公司和證券公司,包含4家總代表處)代表處共計100家。
果真像余同說的那樣,有半數外資銀行在金融業完全開放後發自己的信用卡,這個市場將是怎樣激烈的競爭局面?
合作大旗下的外資身手
而中外資銀行間的信用卡大戰一開始幷不是表現爲激烈的市場爭奪。相反,却是中外資銀行間的合作加强。
“6年前,中資銀行似乎還不看好信用卡業務,花旗銀行要與招行聯營做信用卡。我們考慮再三還是拒絕了。”
2006年4月27日,在北京大學,關注“中國大學生就業系列活動”的現場,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侃侃而談招行的信用卡,“當時我們有三點考慮:第一,花旗影響太大了,如果合作了,沒有人會相信是招行的信用卡;第二,後台系統花旗在做,招行肯定會受制於人;第三,一旦外資可以進入中國信用卡業務,沒有品牌的信用卡肯定無法生存。”
馬蔚華回想當初的决斷,不免有些慶幸。現在的招行已經發行信用卡500萬張,其業務量已經佔到中國市場的份額30%。單張信用卡消費達到1260元,逼近花旗信用卡的1600元。
不過,外資銀行對中國信用卡市場幷沒有失掉信心。
2002年12月,浦發銀行與花旗國際有限公司簽署《信用卡業務協議》。雙方將共同成立一家新的信用卡公司,各佔50%的股權。但信用卡公司中的高管人員多數由花旗派出。
通過合作,花旗可繞過政策限制,提前開展信用卡業務,佔領市場份額。而浦發銀行則能引進先進的技術、經驗,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幷彌補其個人金融業務薄弱的不足。浦發銀行2005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浦發銀行聯手花旗推出的信用卡,年內發卡20萬多張。
記者了解到,在信用卡業務這一塊,中資銀行除了與外資銀行的合作外,還與信用卡國際組織展開了合作。
中資銀行與信用卡國際組織之間的合作,主要是同visa、萬事達等國際發卡組織在國際信用卡項目上的合作。以visa爲例,自2002年12月至今,該組織已先後與招商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等多家銀行合作推出了多個品種。通過合作,這些外資機構達到了提前進入中國市場的目的,而中資銀行也增强了國際信用卡業務的競爭實力。
價格戰考驗盈利模式
在國外,信用卡市場被稱爲“皮夾子”的市場份額。各家銀行的信用卡爲爭奪這個份額,一開始就接上了“火”。不管誰勝誰負,都得面對中國信用卡市場的發育成熟。
很多銀行才剛剛開始發行信用卡就已經開始大打價格戰。
雖然各家銀行規定的信用卡年費從100元到300元不等,但爲了吸引客戶,很多銀行暫時放弃了這一利潤來源。而且銀行信用卡産品的複製速度非常快,導致産品同質化嚴重。雖然各家中資銀行都開始重視信用卡業務,但信用卡業務給各家銀行帶來的利潤貢獻通常在5%以下。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馮煒權介紹,目前國內信用卡有三部分直接的利潤來源:一是發卡費,二是手續費,三是透支利息收入,即循環息。按照目前中國關於銀行卡的管理規定,透支利息折算成年利率高達18-25%,扣除相關費用成本外,利潤也在80%左右。
從國際信用卡産業發展的趨勢看,前兩部分收入的比重逐漸减小,而透支利息收入是銀行主要的利潤來源。所以馮煒權認爲,目前各家銀行通過减免年費吸引客戶,幷不是惡性競爭的表現。
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市場營銷部總經理梁寯文也介紹,目前信用卡免年費是銀行針對其目標客戶而推行的。其目的是爲了吸引客戶。减少了這部分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銀行利潤怎樣保證?
目前,年費收入作爲中國信用卡市場的最主要收入來源,平均比例高達55%;其次是利息透支收入,平均比例爲22%;第三爲刷卡手續費,平均比例達到16%,最後是平均7%的其它收入。
可見,目前中國信用卡市場的交易結構和收入結構還不是很合理。
在信用卡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透支利息是信用卡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基本上佔到了一半以上的比重,而在我國,平均比例祗有22%。
業內人士認爲,導致中國信用卡市場透支利息收入比例低的原因主要表現爲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中國信用卡市場發展的程度較低,社會上還沒有普遍形成透支消費的觀念;二是由於信用體系建設的落後導致發卡機構信用卡的營銷策略大多表現爲穩健型的經營風格,重視穩定且風險低的年費收入,而對具有信用風險的透支消費的營銷力度不够。
此外,銀行片面追求客戶數量,對客戶維護及促銷工作重視不够,也導致盈利水平不高或持續性差的問題出現。
“建立有關信用卡和銀行卡使用的法律環境、支付基礎環境、信用風險評估和徵信管理體系的要求很迫切。”上海銀行的工作人員認爲。
來源: 中國證券報 作者:高改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