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9日電/5月22日,AMD正式對外宣佈與徐靜蕾簽約,聘請後者出任大中華區移動産品形象代言人。這一消息與此前轟動整個業界的“戴爾結盟AMD”相比,顯然沒有得到業內的足够重視。但事實上,這正是AMD一步步玩出的創新商業策略,最終不斷擊潰英特爾一道又一道商業壁壘。
中國經營報文章稱, 面對AMD靈活的商業策略,英特爾已經越發被驅逐至不利的地帶。
英特爾最近兩年在市場上連連失守,幷不在於産品和技術遜色,而是其與AMD競爭過程中一直存在沿用多年的“矛盾關係”:AMD是矛,而英特爾將自己定位於盾。大家都明白,不管盾如何堅固,祗要矛不停地刺,遲早是要被穿透的。
文章分析,首先,AMD尋找一切機會刺擊。由於PC産業逐漸走向成熟,利潤逐漸變薄,英特爾和AMD同樣面臨著轉型的挑戰,但顯然規模大的英特爾壓力也更大。AMD利用了這種商業地位差距,在英特爾每次方向盤偏轉瞬間,給予其有效的商業攻擊。例如:由於PC、家電、網絡等産品融合趨勢明顯,英特爾合作夥伴體系開始不斷拓展,從傳統IT企業到家電巨頭。英特爾必須面對商業關係調整過程,PC企業不願意英特爾將更多的資源與家電企業分享,而家電企業又都是背景和規模遠超PC企業的超級巨頭,這些企業往往不希望遵從英特爾的商業方式,而希望各自建立不同的合作關係。這種敏感的商業合作調整,被AMD充分利用。最近兩年時間,AMD相繼拿下聯想、方正、同方等PC“大佬”,幷非芯片價格原因,而是其商業合作重點變遷過程中,PC企業的一種集體自保行爲。
此外,AMD還利用海信、長虹等家電企業與英特爾爭奪資源、談價中出現的分歧,挖到了長虹這個重量級夥伴。
其次,除了一味進攻,AMD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學習英特爾商業營銷手段,開始逐漸爲自己建立起防禦體系。
AMD早年受到生産製造困擾,研發出來的産品常常由於生産不利無法大面積銷售。在AMD將部分生産委託給IBM後,這一困擾有所改善,同時爲自己找到了一個可靠的後盾。
長期以來,英特爾對PC廠商廣告投放給予不同額度的報銷,AMD一直“抱怨”這種做法,但以往沒有任何實際行動。2005年開始,AMD一方面採取了法律行動,狀告英特爾不正當競爭,另一方面開始學習對手的報銷策略。雖然這一訴訟結果業內不看好,但據了解已經致使英特爾的“封鎖策略”有所收斂。而記者從方佳電腦了解到,AMD也已經悄然開始了自己對客戶的廣告報銷工作,而且額度優于對手。
第三,AMD開始針對不同地區市場採用差异化市場推進手段,則表現出比英特爾更旺盛的市場活力。
AMD正式對外宣佈與徐靜蕾簽約,聘請後者出任大中華區移動産品形象代言人。英特爾想也想不到,冷冰冰的芯片産品推廣還需要考慮形象代言問題,而AMD不但再次棋先一步,而且是簽下了“代表時代先進性”的博客老徐,著實令人眼前一亮。同時也顯示了AMD能够及時跟進“中國化”的能力。
文章認爲,“AMD矛”已經刺穿“英特爾盾”,英特爾也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了全球範圍的大調整。英特爾變,AMD也會變,雙方下一步的較量也許更有看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