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3日電/最近,有關鐵礦石談判的消息一直是公衆關注的焦點。儘管談判的最終結果尚未出來,但中方的被動却是顯而易見的。上海證券報發表文章說,那麽,到底是什麽置中國談判方于被動地位呢?研究這個問題,無論對於此次談判,還是今後的談判,都具有現實意義。
之一:自毀鐵礦資源
鐵礦石談判,中國之所以被動,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爲我們的鐵礦石不能自給自足,從源頭上受制於人。但除此之外,我們自身所存在的致命弱點,亦是導致我們在鐵礦石談判中屢屢被動的重要原因。
表現之一就是對國內鐵礦石的巨大浪費。中國已探明鐵礦石資儲量爲581.19 億噸,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中國鐵礦石的回採率低———不僅低於國際水平,也低於國內設計的要求。1987年時,中國地下開採鐵礦石的回採率平均還有80%左右。但是,伴隨國際鐵礦石價格的上漲,中國鐵礦石的亂採濫挖現象嚴重,導致目前的回採率僅爲1/3。據有關專家估計,如果亂採濫挖5000萬噸,所糟蹋的資源就是1.5億噸!
正是這種對資源的無節制浪費,導致中國鐵礦石的自給率越來越低,而對外國鐵礦石的依存度越來越高。中國鐵礦石進口數量在2003-2005年間,平均增長率達到36%。這推動了鐵礦石價格的飛漲。而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過高,也正是談判對手蠻橫對待中國的重要原因,因爲你除了進口鐵礦石別無選擇。
國際鐵礦石價格的快速上漲,又進一步刺激了國內的非法開採行爲,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現在的鐵礦石産量增長速度爲31.4%,在高速增長的背後,是資源浪費的加劇。據報道,在利益的驅動下,全國各地非法小鐵礦蜂擁而上,大發橫財。全國大大小小的非法採礦廠多達近萬家。以河北省遷安市爲例子,該市鐵礦石儲量達27.2億噸,品位均在30%左右,擁有亞洲最大的露天鐵礦,但是,這裡非法開採成風,許多村民都投資開礦。由此所糟蹋的資源不計其數!
浪費現象幷不僅僅表現在這一點上。《中國冶金報》披露的數據還顯示:2005年,有的選礦廠排出的尾礦含鐵達10%以上,處理的原礦品位祗有30%左右。而有的礦山爲追求磨礦高細度、精礦高品位,使金屬量在分選過程中過多流失。
不難想象,當國內僅有的鐵礦石資源遭到進一步的毀滅性的浪費之後,中國鐵礦石對外的依賴性將進一步增强,國人手中的談判籌碼將越來越少。當我們的鐵礦石資源浪費殆盡,資源完全依賴進口的時候,那些鐵礦石供應國,勢必進一步收緊繩套,對我們漫天要價。到那時,我們還拿什麽與對手討價還價?
對於非法開採,《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著極爲明確的規定:“經責令停止開採後拒不停止開採,造成礦産資源破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幷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礦産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幷處罰金。”根據司法解釋,非法採礦造成礦産資源破壞的價值,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即屬於“造成礦産資源嚴重破壞”。問題是,面對鐵礦石的非法開採,執法者在哪里?
之二 :循環經濟殘缺
現在,中國對國外鐵礦石的依賴性越來越强。2005年,中國進口鐵礦石比歐洲和日本加在一起還多,佔全球鐵礦石海運量的43%。而且,這種比例還在逐日增大,那麽,除了鐵礦石,我們就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嗎?有,那就是當今國際上流行的循環經濟模式。
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不久前在談到中國科技的發展時說:“美國2003年出産的鋼,約有71%是由廢鋼生産的,其餘29%則來自于鐵礦石。由於採用廢鋼做原料的電弧爐所用能源僅爲新礦石煉鋼的1/3,美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用電弧爐煉鋼佔全部鋼産量的一多半。因此,中國應該多開發電弧爐技術,可大幅降低能耗。”
在鐵礦石和廢鋼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替代關係。但是,在中國,利用廢鋼生産的鋼所佔比例還很低。統計顯示,2003年,中國鋼鐵工業廢鋼利用量爲5800多萬噸,僅佔粗鋼産量的26%,比美國的一半還低很多。自有鐵礦石不足,倘若再不注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過於依賴進口鐵礦石,在未來的價格談判中,中國的被動局面是很難改變的。
迄今爲止,我們的企業似乎尚未對廢鋼引起足够的重視。據統計,今年1-2月份,全國累計進口廢鋼僅112.21萬噸,同比下降29.79%,其中2月份進口量僅爲55.97萬噸,再創歷史新低。廢鋼價格也一路下滑。廢鋼進口量一再下降,是中國廢鋼太多了嗎?不是。據業內專家的調研顯示,中國的社會鋼鐵積蓄量較小,美國有75.5億噸,日本有43.8億噸,而中國僅31.2億噸。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對廢鋼重視不够、利用不够。
在鐵礦石價格一再暴漲的今天,我們爲什麽非得吊死在這一棵樹上,而不多一條途徑,通過用廢鋼這種替代品,來改變對鐵礦石的過度依賴的狀况呢?今年2月28日,中國科學院發佈的《2006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提出了中國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中長期目標。其中提到,廢鋼循環利用率要超過55%,常用有色金屬再生利用率達到50%等。現在看來,這個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歸根結底,這是由於中國對循環經濟的重視不够造成的。很長一個時期內,我們沉浸在地大物博的虛幻狀態中,沒有認識到資源短缺的嚴重後果,鋪張浪費現象突出。而日本等國家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經具有了由於資源匱乏所形成的危機意識,它們放眼于未來,積極參股澳大利亞等國的鐵礦,消除自己的後顧之憂。在對待石油等資源方面,日本也是如此操作的。
而且,日本爲了發展循環經濟,已經出台了《推進建立循環型社會基本法》、《固體廢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潔法》、《促進資源有效利用法》、《家用電器再利用法》、《建築資材再資源化法》等多部法律,爲其發展循環經濟,提供了系統的法律保障。這種做法值得我們效法。
之三 :鋼廠亂象叢生
在鐵礦石談判中,有專家提出的一個建議,與巴西淡水河谷斷絕長期協議,發展現貨市場。專家的理由是:如果巴西鐵礦石價格上漲19%,加上海運費,到中國港口的價格,已經超過5月份唐山地區品位66%的國産鐵精礦現貨市場價格,長期合同優勢不復存在,還不如轉買現貨。
隨後,有報道說,中國鋼企代表寶鋼分析了當前與巴西淡水河谷斷絕長期協議,發展現貨市場的可行性。但這種建議倘若付諸實施,將置中國于更加被動的地位。我們知道,印度鐵礦是不喜歡與中國企業簽訂長期供貨合同的,因爲它們在現貨市場嘗盡了甜頭。儘管印度的鐵礦石品位較低,但其現貨交易價格却比長期供貨價格要高出20%-80%。倘若沒有長期合同作保障,中國企業蜂擁至現貨市場,鐵礦石價格將因此暴漲,這個漲幅,絕不是19%能够打住的。
這種結局是由中國國內鋼廠亂象叢生的現狀所决定了的。中國鋼鐵行業規模分散、産能過剩。2005年,在世界鋼産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中國的鋼産量竟然佔世界總産量的30.87%,比2004年增長24.56%,鐵礦石需求量之大可想而知。
産能過剩的情况,通過另一個數據或許能看得更清楚。據統計,“十五”期間,中國鋼鐵全行業完成固定資産投資6800億元,是2000年之前中國鋼鐵工業48年(1953-2000年)總投資的1.3倍!投資增長之快幾乎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鋼價怎麽可能不下滑?
另一方面,中國單個的鋼廠力量較弱。2004年,中國排名前15家企業鋼産量僅佔中國總産量的45%,而日本前5家鋼鐵企業的鋼産量佔全日本鋼産量的75%,歐盟6家鋼鐵企業鋼産量佔歐盟整個鋼産量的74%,韓國僅浦項一個企業就佔據了韓國65%的份額,而法國的阿賽洛鋼鐵公司幾乎囊括了法國的鋼鐵生産。日本鋼鐵企業在鐵礦石談判中長期佔據主導地位,原因就在於其大鋼廠實力雄厚,更容易團結一致、協調對外。
中國鋼廠亂象叢生的現狀,决定著中國鋼鐵行業散沙一片,難以用一個聲音說話。由於中國大型鋼鐵企業不能像國外企業那樣主導談判,中鋼協不得不一再要求鋼鐵企業和商貿企業,不得單獨與海外礦山公司洽談鐵礦石供應價格。這自然增加了談判的難度。
鋼廠無序擴張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是,鋼價下滑、鐵礦石的需求量猛增。依照常規,鋼材價格下跌,鐵礦石理應隨之下跌,但是,産能過剩,將正常的價格機制扭曲了,將這個原本有利於我們的籌碼,變成了不利于我們的籌碼。印度的鐵礦石品位低,其價格依然能比長期合同價高出20%-80%,就是衆多民營企業給抬上去的。爲了生存,企業自相殘殺,展開激烈的內斗。
內斗不止,我們在鐵礦石談判中的被動地位就難以改變。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提醒說,中國企業內部的惡性競爭是當前比較嚴重的問題。
鑒於鋼廠散亂的現狀,中國必須加快鋼鐵企業之間的協調、重組、 兼幷,加快優勝劣汰的步伐,將大批小企業淘汰出局,使中國的鋼鐵企業做大做强,幷優化産品結構,解决産能過剩問題。如此,才能從根本上,逐漸擺脫中國在鐵礦石談判中的被動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