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4日電/《星島日報》今天發表題為“A股重來 H股是禍是福”的社論,指出中國銀行來港上市,首日掛牌成交二百億元,各地資金爭相吸納,令到股價有出乎意料的表現,兩個交易日股價在高位爭持。對香港來說,中行掛牌,令本地律師、會計師生意大旺,港交所除了收取可觀的上市費外,以後交易徵費還會長收長有。不過,在享受這陣子股市壯旺之餘,亦要留意中行已表明會盡快在內地發行A股,顯示香港發行國企H股,未必可以再有一枝獨秀的日子。
社論表示,內地發展股市多年,但因為投機過度,以及市場擔心政府減持手頭的國有股,會導致股票供應激增,無法消化,令到上海和深圳兩個市場步入了漫長的熊市。在過去半年,中央推出股改方案,對A股作出補償,使到市場重拾信心,內地股市不但生氣再現,更準備重新啟動發行新股集的機制。
內地股市低迷,失去集資功能,令到國企集中來港上市,成為推動香港市場的巨大力量,單以建行和中行上市推動,已令到香港股市市值由原先的七萬億元,一度衝破十萬億元大關。
社論指出,國企在港壯旺,令到內地金融單位和部分官員關注。這次中行在香港掛牌後,有意盡快在內地發行A股,原因之一,便是要回應內地官民的訴求,避免被指把優質資產全都放到境外上市,從這個趨勢看來,在港上市的H股,日後難免面對A股的競爭。
內地金融市場發展沒有香港那樣成熟,亦沒有香港資金可以自由流通的優勢,這樣是否代表A股無法挑戰H股呢﹖答案當然不是。雖然目前內地不容許外資自由投資股市,然而可透過特別審批的過程,內地股市一樣可以引進外資。當中國外匯管理日趨完善,以審批方式吸引外資的機制便愈趨成熟,涉及金額便可以大增。
社論稱,更重要的是,現時大陸經濟飛躍發展,已形成一個龐大市場,無論是內部投資機會,以及積聚的資金,都不斷膨脹,這些資金只要有合適的渠道,根本可自成一國,毋須借助外力就能茁壯成長。以內地目前銀行閒置以萬億元計的資金,已可支持一個成交極為暢旺的股市。另一方面,當內地經濟逐步完備,企業對外匯渴求的程度隨之降低,內地股市受到資金流動限制的缺點,就不再是無法克服。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內地對股票投資需求大,企業賣股可以訂得比香港高的價錢,香港上市的吸引力,可能就會受到威脅。
國企目前來港掛牌,除了集資能力和流通量等因素外,還因為香港的會計要求和內地接軌,這些規管標準成為企業傾向來港的另一主要誘因。不過,以內地制度和國際接軌的速度,香港不能抱只吃老本的心態,過去香港提出H股的集資方式,保住了中國股市第一位的寶座,但假若港交所不及早優化來港掛牌的條件,內地股市隨時可在未來三、五年內迎頭趕上,繼而把香港比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