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1日電/繼銀行之後,中國迅速發展的保險市場正成爲信息技術服務商的一座新金礦。國際金融報文章如是說。
6月16日,IBM中國區金融服務事業部保險及證券業總經理羅國興直言不諱地表示,中國保險企業的信息技術不但缺乏總體的戰略規劃,而且已經滯後于其業務發展。相比歐美保險企業和國內其他金融機構,中國保險企業在IT基礎建設投入上仍處較低水平;但對那些忙于擴展分公司,發展新業務,同時又要小心翼翼照顧到準備金是否充足的中國保險企業負責人而言,如何遊說他們將幷不寬裕的資金用於提高信息技術水平?
面對保險企業的顧慮與疑問,IT服務商們正在以各種方式和途徑向他們傳遞著這樣的信息:IT技術除了辦公自動化之外還能爲他們帶來更多的好處。
畢博公司去年底發佈的“保險業金融服務白皮書”首先表示,根據畢博一項環球調研結果顯示,實施關鍵自動化技術可使保險公司節約高達30%的成本,業務流程自動化解决方案將成爲保險業下一個技術突破。
隨後具有英特爾背景的藍代斯克在今年4月底的一次金融信息化論壇中表示,根據IDC對藍代斯克全球客戶的調查發現,企業投資于信息技術的投資回報率是846%,平均回收期是90.5天。
透明與速度:磨刀不誤砍柴工
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在2006年全國保險會議中向全行業發出了明確的信號: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速度仍然是保險業的首要任務。
到底應該迅速拓展業務還是先完備各種信息技術的平台?畢博管理咨詢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高達飛講述了一個“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故事。
“如果有兩個方案可以選擇,一個是發生了事情以後解决問題,一個是發生事情以前解决問題,你會選擇哪一個方案呢?”
“一個聰明的領導從長期角度考慮,他一定會選擇第二種方案。”在推銷畢博的財務管理系統時,高達飛或許也採取了類似的循循善誘。
儘管財務系統平台祗是畢博爲保險企業提供的各項産品和服務中的一小部分,但隨著保險業監管條例的完善以及信息披露要求的提高,企業財務數據面臨著真實性以及透明度的壓力。
高達飛介紹,通過對傳統財務系統的轉型以及數據共享平台建立,企業不但可以加速處理報表週期、加速信息訪問時間,幷且可以讓保險公司追踪到最好客戶、具備快速調整業務策略、經營和採購戰術等的能力。另外,還可以使决策者對公司發展的情况隨時都瞭如指掌,清晰的“透明度”將賦予他們超强的預見能力。
但畢博的全球報告勸告,目前中國保險企業不同於被老、舊系統轉型問題困擾的歐美保險公司,祗需以較少的投入與成本,就可以通過改進他們的財務和風險管理架構以及業務流程,達到提高速度、增加透明度同時節約成本的目標。
創新:積木遊戲?
IT技術是否是一劑用效廣泛的良藥,也可以治療中國保險市場産品雷同,缺乏創新的病症?
當創新成爲保險企業的憂慮之時,這一“軟肋”也被IBM看在眼里。羅國興認爲,目前中國保險行業正呈現出競爭加劇的局面,對此,企業如何展示自己的獨特價值,提高産品創新能力,以應對客戶不同需求以及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成爲目前非常重要的話題。
羅國興表示,對信息技術投入不足,影響了保險企業上述目標的實現。他認爲,中國保險業的信息技術發展相對於業務發展處於一種滯後的階段。另外,信息技術的基礎架構建設緩慢,使目前的核心應用系統,特別是核保和核賠等有關業務流程處於相對滯後的階段。
爲此,IBM針對中國保險業推出的三大措施之首便是:“藉助IBM的業務咨詢、信息技術産品,幫助中國保險行業實現業務流程轉型。在這種業務流程標準化的過程中,幫助構架新一代保險核心業務系統。”
這種核心業務的標準化到底如何支撑保險産品的創新?儘管幾乎全球保險公司都在談論産品的模塊化和標準化,但IBM保險團隊負責戰略咨詢以及解决方案的顧志忠却說:“目前業界還沒有一個公認的産品模塊化標準。”
但他同時介紹,在三四年前北美全球IAA大會上,IBM的一家客戶利用IAA方法設計了産品引擎,幷且根據這個標準非常迅速地做出進行了産品創新的産品。IAA稱爲保險應用體系結構模型,是IBM爲客戶進行産品和流程創新所開發的主要工具。它和IIW(保險信息倉庫)模型一起是IBM最重要的保險項目。
收益與成本:有形無形之和
創新的收益是否能够抵消因採用新技術所投入的成本?這是那些上市保險公司更加關注的問題。
儘管藍代斯克以及畢博都給出了極其誘人的具體的量化數據,但顧志忠承認:“這一點非常難說清楚,不是什麽都可以量化。具體到保險行業的收益,一般可以分爲有形收益和無形收益。”
英特爾商用品牌部經理喬英贊同上述觀點。她認爲,金融業的信息技術投資回報率,除去可替代的人工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考量IT系統蕩機産生損失的機會成本。她認爲,在時間就是金錢的金融業,一旦因爲宕機造成的業務損失不可估量。
太平洋保險集團CIO程明對信息技術的投入態度更加鮮明:“投不投資IT建設,已經成爲關係到金融公司還能不能存在下去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