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捐款引發的思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8 06:46:11  


  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股神”巴菲特25日宣佈將把自己的大部分財富捐給5家慈善基金會。按照最近一個交易日———23日紐約股市的股價計算,巴菲特打算捐出的股份總價值約爲370億美元,這創造了美國有史以來個人慈善捐款額之最。 

  而就在之前大約兩個星期,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表示他將在今後兩年內逐步退出微軟公司的日常管理,轉而全身心投入慈善事業,“我將把全部財富用於捐贈,而不是留給自己的3個孩子”。 

  解放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說, 巴菲特等人的慈善舉動讓人感慨,但其中表現出的對金錢的態度更讓人深思。對於他們來講,創業是其人生的目標,而財富祗是價值量化的標尺,當功成名就之後,將所得的財富回饋社會更彰顯了他們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所以據說比爾·蓋茨很少關心錢的問題,錢對於他來說,祗存在應不應該,而不是花錢多少的問題。據說,比爾·蓋茨一次與朋友前往飯店開會,服務人員建議將車停放在貴賓車位。蓋茨死也不願意,甚至因此與服務生發生了爭執,他的朋友看不過去,提出錢由他付。蓋茨回答了一句“貴客車位需要多付12美元,你覺得必要嗎”?

  一家媒體不久前採訪了美國杜克大學校長理查德·布羅德黑德,採訪結束後記者提了一個額外要求———請布羅德黑德校長羅列出他認爲的杜克大學歷史上最優秀的五個畢業生,校長沉思片刻後寫下了五個人名,排在第三位的名叫梅琳達·蓋茨,即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之妻。布羅德黑德校長對此解釋說,他之所以把梅琳達排在第三位,是因爲她與其夫創建的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對美國教育改革和醫療體系改革有重要影響”。而令人感慨的是,包括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內的諸多畢業於杜克大學的重量級人物却無緣這份杰出校友名單。 

  文章認爲,在美國社會,金錢確實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不過,我們在鄙視那些拜金主義的醜惡現象之余,也應看到其財富倫理觀中積極的一面。鋼鐵大亨卡內基曾有一句名言,“有錢人在道義上有責任把他們的一部分財産分給窮人,因爲所有超過家用之外的個人財産都應該被認爲是讓社會受益的信託基金。”排名世界前兩位的富豪,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金錢是什麽,賺錢爲什麽。也許,他們不是完美的人,但至少,他們不是异化的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