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6月27日,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指出,去年審計署在對87個開發區的審計中發現,有60個違規低價出讓土地7873萬平方米,少收土地出讓金55.65億元。不僅違規低價出讓土地,各地還競相出台財稅優惠政策加劇惡性競爭,審計調查的6省(市)開發區,2003年 以來共减免稅款183.56億元。此外,各地在實際執行中普遍存在擴大優惠政策範圍的問題,如擅自擴大開發區面積、違規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等,由此導致國家稅款流失66.47億元。
上海證券報文章稱,招商引資的惡性競爭由來已久,其後果也越來越嚴重。違規低價出讓土地,引來的企業大多是爲了在短期內獲取本應屬於政府的土地租金———這部分超額利潤十分誘人,有些外資爲了延續這種利潤甚至像候鳥一樣遷徙,在不同地方政府之間製造競爭,坐收漁翁之利———這種做法既造成了國有土地資産大量流失和地方財政收入的减少,也由於大量“圈地”和“炒地”嚴重侵害了農民的利益。而突破國家政策的財稅優惠政策,則使本已存在相當差距的內外資企業的稅負水平進一步拉大,將內資企業在競爭中置于更加被動的地位,甚至導致一些內資企業倒閉,造成失業率上昇,給本地的整體發展帶來損害。
實際上,各地因隨意突破法律界限和中央政策底綫招商引資,所導致的後果遠不止這些。一些地方政府爲了累積自己的政績,甚至不惜將一些國家明令禁止的重污染企業給引進來,給本地環境帶來灾難性後果。
文章分析,爲什麽國家一再强調不允許招商引資搞“讓利競賽”,“讓利競賽”依然如火如荼?政府成爲招商引資的主體是主要原因。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的基本職責是在維護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前提下,爲公衆提供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由於政府幷不是經濟實體,它不應直接組織招商引資。在不能提供優質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的情况下,政府將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資方面,乃是自身角色的錯位。由於政府要在吸引外資的過程中,與外資直接討價還價,它就失去了以中立的管理者角色進行調節、管理的功能,很容易淪爲外資要挾的對象。
換句話說,祗要由政府來主導招商引資,國家審計署發現的問題就永遠不會消失,因爲在現有的招商引資佔據相當分量的考核機制中,政府不惜突破政策界限和法律界限的動力永遠存在。
文章指出,要杜絕或最大限度地减少這類問題,應讓政府擺脫招商引資的職責,轉而通過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供良好的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推進法治建設等方式,改善投資環境,吸引資金和人才的到來。在這種情形之下,招商引資是政府改善投資環境的結果,而不是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