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溫哥華7月12日電/ 昨天,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 Shell)與一家中國合作夥伴承諾,共同研究在中國西部的寧夏自治區建設一座煤炭液化(CTL)燃料工廠。如果這項爲期三年的研究進展順利,那麽這家工廠將是中國最大的外商投資專案之一。殼牌中國執行主席林浩光表示,建設預計規模的工廠需要花費50億至60億美元。但殼牌表示,這只是初步估計,不應將之視爲最終成本的指導水平。在中國煤炭儲備豐富、能源需求上升和油價創歷史新高等綜合因素的驅動下,外資能源巨頭掀起了一股投資中國煤炭液化工廠的熱潮,殼牌合資專案便是其中一例。據瑞士信貸的一份報告稱,目前已有近30個煤炭液化專案進入詳細規劃或可行性研究階段,預計産量相當於中國目前石油需求的10%。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煤炭液化工廠屬於資金密集型産業,建設成本高昂。一般認爲,當油價高於35美元至40美元一桶時,煤炭液化工廠能實現盈利,而業界認爲油價降至上述水平以下的可能性不大。瑞士信貸的報告稱,煤炭是中國“真正的戰略能源儲備”,因爲它可以從本地獲得,不需進口。
此外,中國目前還有30個煤炭制甲醇的工廠在建或在履行審批程式。殼牌寧夏專案的合作方是神華集團(Shenhua Group)的一個部門。神華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煤炭企業,在中國對傳統燃料旺盛需求的支援下,該集團增長迅速。國有的神華集團已宣佈計劃,旨在把自身從一家煤炭開採企業,變成電力、石油、化學品和甲醇生産商。
殼牌是液化技術領袖,已向中國15個專案發放了技術許可,並有一家與中石化(Sinopec)成立的合資工廠在建。“我們擁有成熟的技術,可將煤炭轉變成煤氣,然後把煤氣轉變成液態燃料——我們相信,這種技術對中國很重要,”林浩光表示。中石化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設立的股份制企業。擬議的寧夏殼牌神華工廠産量,將相當於每天7萬桶石油,達中國石油需求的1%左右。目前中國的石油需求略高於每天700萬桶。煤轉氣和油的技術,是20世紀20年代德國發明的。二戰中,德國將該技術用於向軍隊供應燃料。20世紀80年代,南非因種族隔離政策而遭受制裁,在此期間改進了這種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