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歐專家促各方展開能源合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4 06:19:41  


  中評社溫哥華7月13日電/ 來自美國、歐洲和中國的能源和環保專家星期三在國會辦公大樓舉行的討論會上呼籲美國、歐洲和中國在能源問題上進行合作,並致力於追求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據《美國之音》報道,近年來,在美國和歐洲的外交政策領域裏,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中國能源需求大增對外交政策的影響。許多人認為,中國對能源需求的增加加劇世界各國在石油市場上的競爭,而中國為保障石油供給與伊朗、蘇丹、委內瑞拉等國家進行合作有可能導致中國和歐美國家最終產生衝突。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觀察協會和德國海恩裏希.博爾基金會星期三在美國國會辦公大樓就中國能源政策對世界的影響舉行了討論會,並邀請來自美國、歐洲和中國的專家到場發表看法。 

  *弗萊文:關鍵是合作* 

  世界觀察協會會長克裏斯多弗.弗萊文表示,美國、歐洲和中國是世界上能源需求最大的國家,如果三方因能源問題產生衝突,各方都將受損。他說:“如果我們因能源需求而發生衝突,對大家都沒有好處。如果我們都朝不同的方向發展,我們不會因此保證我們的石油供應,也不能保證經濟增長,更不可能維護我們的環境發展。所以我認為,關鍵是合作,並尋找合作的方法。 

  “21世紀的挑戰是發展一個不再以石油為主要能源的經濟系統。目前中國每人石油消耗量大約是美國每人石油消耗量的十分之一。如果中國需求達到美國的水準,全球石油產量必須翻一番才能應付中國的需求,這還不算印度和非洲需求的增長。因此我們必須尋求一個不同的能源系統。” 

  弗萊文表示,許多人對中國在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上和國際社會進行合作,甚至扮演領導地位的可能性感到懷疑。不過他表示,根據福布斯雜誌全球富人排行榜,中國首富尚德太陽能電力公司創始人施正榮就是靠研發太陽能起家的。他認為,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研發扮演領導和合作的角色並不是沒有可能。 

  *特裏頓:提倡利用可再生能源* 

  前德國環保部長朱爾金.特裏頓在討論會上表示,美國和歐洲應該和中國進行合作,避免衝突。他說:“我認為,我們對中國的政策應該是合作,而不是衝突。我們應該記得,美國、歐洲和中國的共同利益是什麼?我認為重點是,我們如何在中國和全球範圍內減少對能源需求,同時又不會傷害經濟增長?其中一個辦法就是提倡利用可再生能源。” 

  *裴敏欣:中國不僅與發展中國家合作*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項目主任裴敏欣博士在討論會上表示,根據他的觀察,近年來,中國的外交政策的確受到能源需求增長的影響,從今年4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後立即飛往沙烏地阿拉伯可見端倪。他表示,在能源供應方面,一般專家把中國集中在發展中國家開發能源供應,不過事實上,中國和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都進行了能源合作,尤其是胡錦濤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都陸續前往澳大利亞訪問,並簽署能源協議。 

  *潘家華:中國能源需求大幅攀升是暫時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家華在會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他的觀察,中國能源需求近年來出現大幅攀升只是暫時的。他說:“中國這些年能源需求增長速度非常快,這樣一種大幅度增長會不會長期下去呢?如果會,對中國來講、對世界來講都構成十分嚴峻的挑戰,所以我們就在考慮,這種大幅度增長,我們做一種判斷,根據能源發展進程來看,這只是暫時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認清總體形勢,整個增長幅度在滿足中國發展需要的情況下降下來。” 

  *潘家華:歐美對中國能源需求增長太敏感* 

  潘家華表示,他覺得歐美,特別美國的國際戰略專家針對中國的能源需求增長反應太敏感,有反應過度的現象。他說:“現在中國能源安全就是對石油的依賴,我們所有的選擇都在努力,中國在境外,像在非洲的努力,只是嘗試性的努力,也是為了避開和歐美石油公司產生直接競爭。他們不去的地方我們去做一點努力的話可以保障一點石油供給,另外一方面中國和非洲的發展中國家在傳統上有友好的聯繫。如果我們獲取石油的同時能幫助發展經濟,一舉多得,不是挺好的嗎?我們不是要打破世界能源供給格局,並沒有這麼嚴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