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2日電/7月16日,中國證監會終於對廣東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責任人的證券違法違規行爲作出了行政處罰與市場禁入决定,對科龍電器原董事長顧雛軍給予警告、30萬元罰款,幷實施永久性市場禁入。中國經濟時報文章稱,投資者普遍認爲這個懲罰結果與涉嫌虛增數億元利潤的財務造假案相比,祗是九牛一毛的代價,顯然不能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也不能從根本上限製造假、規範上市公司治理。相反,過低的違規成本會使中國股市繼續成爲滋生“造假、圈錢、欺詐”的土壤。
文章認爲,這個案件的情節和違法事實不僅僅在財務造假、虛假陳述等方面,還有大股東操縱上市公司,將上市公司視爲提款機等惡劣行徑,其性質不亞于美國股市的安然、世通財務造假案,但處理結果却天壤之別。美國的造假案會讓造假者承擔至少2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幷承擔數百億資産的訴訟賠償,最終造假公司以關門倒閉之巨額代價來爲自己的違規行爲買單,而受騙的投資者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補償。祗有這樣的懲處力度才保證了美國資本市場的投資活力,其威懾力足以“逼娼爲良”——讓帶有原罪的“壞人”缺乏生存的土壤。但是中國股市則恰恰相反,過低的違規成本和執法不嚴的畸形市場環境“逼良爲娼”,“保護投資者利益”就自然淪爲誘導投資者進場的圈錢幌子。
可是,隨著WTO承諾對外開放資本市場期限的臨近,以及2007年1月1日中國上市公司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的大限將至,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再不嚴刑峻法、不儘早適應國際新規,難道還要在“國際會計準則”前面再加一個“中國特色”的稱謂?
文章說,確實有人提出要搞“中國特色”的國際會計準則,以體現和維護國家主權、尊重中國國情。如果要考慮這些因素,中國相關部門應積極參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制訂過程,爭取各方互相有利的遊戲規則,在不違反會計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則下,制定能够平衡各國利益、合理體現各自狀况的國際會計準則。但如若以“特色”來申請特別處理權則不可取,因爲既然要選擇走國際化之路、與國際接軌、參與國際競爭,就必須要認可國際化的遊戲規則,幷嚴格遵循其遊戲規則,在合法、合理的規則之內大顯神通,而非在“特色”保護下進行造假、圈錢。
以世界杯足球比賽爲例,祗有大家恪守共同的遊戲規則,比賽才會更加公平和持久,如果有“特色”存在就無法結成共同的遊戲夥伴,祗有標準、統一的規則才能够保證遊戲各方的認可,否則不統一的執法會導致執法過程存在無法協調的异議。中國企業既然選擇要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相信已經具備迎接挑戰的信心,如果過於懼怕遊戲規則,就趕緊補課、提前適應,同時管理層也應該爲所有企業和市場創造一個適應國際會計準則的健康環境。否則,在接軌之後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將難以適應國際化的準則,也難以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如魚得水。
雖然中國是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股市和企業會計信息披露方式等在轉變過程中造成了中國上市公司會計準則不健全、執行不得力,於是很多企業鑽空子、製作假報表來欺上瞞下,很多公衆公司往往製作兩套報表,對內對外各持一份,從而導致企業經營信息的嚴重不透明、不對稱。近兩年隨著問題的不斷暴露和股市的下跌,使得人們對衆多中國上市公司如何在財務報表中計算資産價值、收入和利潤等産生了嚴重質疑,對於通常判斷投資方向的數據指標將信將疑,虛假的數據助長了短暫的投機,誠信的缺失給市場帶來了不穩定因素,讓投資者的投資信心難以恢復。
文章指出,從目前股市改革的進展來看,國際會計準則的到來將會給中國企業帶來嚴重挑戰,要徹底適應國際會計準則也肯定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此次薩班斯法案對中國在美國上市的企業壓力來看,中國企業離真正的國際化距離還很遠,中國企業應該知耻而後勇,加緊速度學習、適應國際化規則,而非給自己以藉口的方式來躲避嚴格的監管體制。同時,中國股市的監管者也應該認真學習發達市場的監管經驗,拋弃“人治”的監管方式,以法制、制度約束等來規範監管者自身的監管行爲,避免尋租現象的不斷發生。
文章表示,中國企業在2007年1月1日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後,將面臨嚴峻挑戰,此刻祗有儘早引入先進的管理制度,加强監管,加大違規懲處力度,以嚴格的制度和完善的法制環境來將市場中所有參與者“逼娼爲良”,儘早讓中國股市褪去圈錢、賭場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