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永樂:健康的企業爲何先倒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30 07:37:15  


  紅色基調的國美永樂合幷新聞發佈會上,中國永樂董事會主席陳曉幷未一展歡顔。面對媒體提問,陳曉出言謹慎,甚至有時候看著稿子照本宣科,和國美電器董事會主席黃光裕的飽滿自信截然不同。

  直至發佈會結束,與黃主席携手離場之時,陳曉才露出如釋重負的燦爛笑容。作爲被收購者,他出現在媒體面前時,不再代表自己的事業發言,身份尷尬,不得不小心翼翼。

  1992年,陳曉還是一家叫國營永樂家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十年前的1996年,這家國營企業的倒閉,給了陳曉和創業夥伴機會。他們買斷了永樂品牌,建立今天的永樂家電。

  跟許多人相比,陳曉人生經歷曲折:10歲喪父,又因爲患小兒麻痹,腿部落下殘疾。也許正是因爲艱難困苦的歷練,讓陳曉更看重健康的意義。對企業也同樣如此。

  因此,在家電渠道商中,相對於多數企業採取的“開墾荒地”的辦法——增加網點、擴大規模,以量取勝,永樂另辟蹊徑,試圖通過創新銷售模式“提高畝産”,以質取勝,獲得“競爭對手們難以想象的利潤”。事實上,永樂總體規模雖然居於國美和蘇寧之後,排位老三,但至少從2002年開始,它却被同行和媒體一致公認,是中國利潤最高的家電連鎖企業。從2002年開始,永樂僅CDMA手機銷售一項利潤就在1億元以上,而2003年國美電器的的淨利潤祗有1.78億元人民幣。

  直到這時候,永樂的謹慎擴張還被業內看作是上海人的過分精明。

  但我們看到的,恰恰是戰略上從利潤本位轉爲擴張導向的永樂的倒下。

  陳曉在引入摩根士丹利等戰略投資者後,他一直在反思一個問題:原來都說國內企業執行有問題,外資企業執行力更强。但陳曉看到的是,國內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在執行力上幷沒問題。問題是出在戰略上。

  在這方面,陳曉希望作爲國際投資者的大摩們能提供更廣的視野,他認爲保持一種戰略的準確可能會比較重要。

  事實上,在引入戰略投資人後,永樂的戰略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從華東地區的精耕細作轉向中心城市的跑馬圈地,但在這一過程中,永樂的管理、人才、供應鏈等在急功近利的市場競爭中捉襟見肘,盈利能力發生了根本逆轉,幷最終導致大摩以拋售 股票來對管理層施壓。

  利潤和市場佔有率究竟誰爲先後,這祗是個企業戰略取捨的問題,幷不存在孰優孰劣。

  但陳曉既沒能堅持他的精耕戰略,引入國際戰略投資人又在其他人的後手,擴張型戰略面臨的競爭更加殘酷。健康的永樂倒在了戰略的遊移上。

  所幸陳曉既是一個開放的人,也是一個善於合作的人,他看到重複投入對資源的浪費和對資本的消弭,他選擇了一個資本家負責任的態度。

  易凱資本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冉評價說:“與其不尷不尬地跟在老大老二後面,不如成爲老大的一部分。贏不了敵人就加入敵人,這是對股東利益的最高忠誠。” 

  來源:財經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