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1日電/香港醫務委員會昨日指出,本港有醫療保險公司為求控制診症成本,限制普通科醫生病人覆診率及驗血、照X光等化驗比率,甚至要求醫生減少開藥給病人。
香港文匯報今日發表社論認為,醫療保險公司在與醫生簽訂的合約中設下苛刻條文,不僅顯示保險公司罔顧消費者的權益,而且表明一些醫生為了商業利益,屈從保險公司的要求,對病人構成嚴重危險,極大損害了市民對醫療保險的信心。醫委會須切實履行監察醫生專業操守的責任,政府更應加強監管醫療保險公司,檢討並彌補現有的監管漏洞,追究並處罰違反專業守則,以不正當、不公道手法經營的公司,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香港公共醫療不勝負荷,需要鼓勵更多人購買醫療保險的情況下,當局必須採取有效的監管措施,恢復和加強市民對醫療保險的信心。
規模龐大的醫療保險集團,擁有雄厚的財力和數以10萬計的會員,不少大機構都是其客戶,可以為醫生提供重要客源。不少私人執業醫生以及私家醫院為擴展生意,紛與醫療保險集團簽定合約,為購買其醫療保險的市民提供服務。然而,保險公司為求利潤,制定干預和限制醫生作出專業判斷和治療方法的合約指引,以致醫生每次處方特效藥給病人,都要事先詢問保險公司,直接影響醫生的專業判斷,病人可能會因此延遲治療,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社論說,要防止出現醫生因利益關係而對病人作出有違專業道德的醫療行為,醫委會固然有責任和權力對與醫療保險公司簽訂合約的醫生作出規管,但保險公司卻非醫委會所能管轄。因此,如何維持醫療保險市場的正常運作,保障醫生的專業判斷和水準免受干擾以及投保人的正當權益不受蠶食,政府監管醫保市場,消除“冇王管”的亂局,尤為重要。
政府須研究訂立規管法例,為認可的醫保產品設立註冊制度,有效規限醫療保險公司的經營,杜絕向合約醫生施加不合理的限制和影響。政府加強對醫保市場運作的監管,增加其透明度和規範化,可增加市民購買醫療保險,轉投私營醫療市場的信心和意慾。這既可減輕公營醫療開支愈來愈沉重的負擔,也能為推行醫療融資改革積累實踐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