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11日電/新京報今日發表社論說,雖然百姓為“看病難”犯愁,但這並不能改變很多醫院長期閒置的尷尬。前不久,央視曾就此做過調查,協和醫院、北京醫院這些大牌醫院擁擠不堪時,相距不過幾站地的幾家基層醫院卻門可羅雀,儘管這裡的醫務人員也經過了嚴格的專業培訓,具有相當的醫療水準,就醫環境也清靜很多。
社論說,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百姓對大醫院、老專家的迷信,很大程度上應歸咎於在醫療資源的使用上,尚缺乏合理的分層管理,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社區服務。在醫療資訊難以真正透明的情況下,“大醫院依賴症”就會成為百姓看病的必然選擇。
在這樣的背景下,8月9日,北京市出臺《關於加快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意見》,將社區醫療作為今後衛生工作的重點,並確定了“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就診模式,無疑具有現實意義。這不但擊中了當前人們“看病難”的重要病因,也符合公共衛生發展的潮流。讓社區醫院和綜合醫院各司其職,相互配合,不但更利於各自的發展,也能讓患者得到更加合理的治療。很多國家的公共衛生體制,均採取了這樣的模式。
社論指出,但是,好思路要想達到好效果,就需要在細節上做出縝密安排。“小病上社區,大病進醫院”,說起來輕鬆,可什麼是小病,什麼是大病?並不好回答。且不說一些已經診斷清楚的疾病,就是一些常見的症狀,如頭疼、腹痛,究竟是小病還是大病?不要說患者本身,就是專業人士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給出準確判斷。同樣是頭痛,有些人可能沒事,有些人可能隱藏危險。對此,有關部門的相關文件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否則,必然會帶來人們在大病、小病概念上的困惑和糾紛。
就很多患者而言,他們也願意小病求方便,人們之所以迷信大醫院,擔心的是自己一旦有了大病,能不能不被耽誤。這不但需要社區醫生具備過硬的醫療技術,能及時做到“小病能處理,大病能鑒別”;同時,還需要有一條能保證社區醫院和高級醫院之間的綠色通道,比如,如何杜絕社區醫院因為經濟上的原因,強留病人;如何保證需要轉運的病人都能送到“最合理”的醫院,不會出現上級醫院拒收病人,或者社區醫院和某些上級醫院搞經濟聯合,出現為“利”而非為“病”轉病人的不合理現象。
社論認為,此外,建立社區首診制,固然有利於社區醫療的發展,但會不會出現社區醫院的地域壟斷?既然是社區醫療,自然會出現依據地理位置進行規劃的問題,如果把握不好,就可能形成社區醫院在各自“轄區”內的一家獨大,很可能衍生成一種就醫特權,導致新的“看病難”問題。
還有,衛生工作模式的改變,必然會涉及相當數量的從業人員工作的改變,如被列入社區醫療目錄的二級醫院,就面臨這樣的轉型。這要求很多其他專業的醫師需要通過學習和考試,成為全科醫生。在這個過程中,該如何尊重他們的意見,能不能保證足夠的力量轉行到社區醫療的行列?在人們紛紛走到社區首診以後,三級醫院該不該做相應的調整,會不會出現三級醫院“吃不飽”的情況?這些問題如果不提前規劃,很可能在某些階段造成從業人員的不穩定,影響醫療品質。
提出這些擔心,希望有關部門能未雨綢繆,讓社區醫療發展能儘快步入正軌,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心頭之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