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6日電/隨“中國東盟友好之旅”大型系列活動代表團抵達老撾首都萬象後,記者在這裏邂逅了一群可敬、可愛的中國青年志願者。他們懷著滿腔熱忱和真誠,在異國他鄉無私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才華,譜寫出湄公河畔最動人的中老人民友誼之歌。
據新華網報導,24歲的朱宇晨是此次遠赴老撾的13名志願者中年齡最小的一個,這也是她第一次遠離父母獨立生活。
朱宇晨在萬象一所培訓中心擔任電腦教師,學生中既有大中學校的師生,也有公司職員。她每天上午教兩個班,下午教一個班。面對這些年齡不一、英語水準有限的學生,她只能採取連說帶比劃的方式,從最基本的開關機操作教起。
老撾的電腦和互聯網普及率很低。在朱宇晨任教的培訓中心,總共只有12台電腦,其中大部分是老舊的286或386機型。這讓年輕的朱宇晨感到身上的責任。
“能用自己的一點所長幫助別人,也被別人所需要,心裏很有一種成就感,”朱宇晨經常想家,但她依然為自己的選擇和目前的工作感到驕傲,“做一名志願者服務他人是我的夙願。我來了,我幸運。”
35歲的殷保兵是上海一家著名醫療機構的外科醫生,正處於在事業上大展身手的黃金時期。但他毅然放棄國內優越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來老撾成為了一名普通志願者。
在萬象規模不大的109醫院裏,殷保兵承擔了放射科醫生的工作。從醫10年來,他每天都會察看病人的B超結果,但從未親手操作過。“這裏條件較差,沒有專門的科室,也沒人會用B超機,”殷保兵只好邊看說明書,邊學習操作醫院裏唯一一台B超機,為患者做檢查。
他還曾接診過一名被開水嚴重燙傷的3歲女孩。為挽救孩子的生命,他只能大膽嘗試,診治、護理、換藥,每個步驟都親自動手。主攻肝膽外科的殷保兵現在幾乎成為了一名全科醫生。
在有些人看來,殷保兵到老撾當志願者,不僅意味著無法照顧妻子和年僅4歲的孩子,在業務上更是一種“耽誤”。但殷保兵有自己的想法:“從業務發展來說,眼前可能會有所損失。但成為優秀的外科醫生,不僅要有高超的技術,還需要多方面的鍛煉和提高。比如對疾病的診斷能力、對患者的奉獻精神。”
體操教練山廣已年過不惑,是志願者中最年長的。老撾此前在體操項目方面一直處於空白,急需一位有經驗的教練幫助開創性地組建國家體操隊,參加2009年東亞運動會。曾先後在上海體院、上海體操隊任教多年的山廣承擔了這一重任。
山廣從老撾國家馬戲團中挑選了3名16至17歲的男孩、一名12歲和兩名9歲的女孩,從零開始教他們學習體操。而所有訓練器材僅是一塊地毯、幾張海綿墊子。
儘管得到了老撾國家體委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但很多內行人都明白,這幾乎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山廣在給國內同事的信中形象地比喻說,自己的訓練條件是半顆星,隊員條件也是半顆星,參加的卻是五星級的擂臺賽。
不管怎樣,山廣表示,他將竭盡全力。在缺乏器械的情況下,他開始對沒有任何體操基礎的幾名隊員進行最簡單的訓練,全部依靠自己的雙臂為孩子們提供保護。一天下來,兩隻胳膊又酸又疼,但山廣咬咬牙說:“我期待創造奇跡。”
夕陽下的湄公河波光粼粼,景色美麗。這批來自中國的志願者們告訴記者,雖然在老撾工作生活的時間還不長,但他們已深切感受到老撾人民的淳樸與熱情。能為他們提供幫助既是責任,也是幸福。“這段經歷,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