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6日電/今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起程前往日本,展開為期5天的訪問。新京報今日刊登社論指出,行前,胡錦濤接受日本駐華媒體採訪,將這次訪問定義為“暖春之旅”。這也是自1999年以來,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踏上日本國土。
由2006年10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對華“破冰之旅”,到2007年4月中國總理溫家寶的對日“融冰之旅”,再到2007年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的對華“迎春之旅”,中日關係一改前些年的陰雲密布,尋求理解和合作的聲音與行動,在兩國間逐漸成為主流。胡錦濤的這次“暖春之旅”,是對最近兩年中日致力於建立戰略互惠關係的一次再暖身,它對抑制和化解兩國間的分歧、促進兩國間的共同性,進而帶動整個亞洲區域的合作進步,有著重要意義。
中國已於2007年取代美國成為日本商品的第一大輸出國,日本則是中國的重要資金和技術來源國。在經濟全球化仍在深入發展的今天,中日兩國如果不能聯起手來,共同推進區域的經濟一體化,加強金融、能源、貿易和技術合作,整個亞洲包括中日兩國在內,抵禦金融風險、克服能源危機和防範貿易保護主義的能力就會徘徊不前,各國的長遠發展就難以得到充足保證。
社論指出,中日兩國的一舉一動不僅牽動彼此,還密切關涉整個亞洲甚至全球,兩國因此不能拘泥於雙邊關係範疇,而既要始終從亞洲角度理解和把握中日關係,又要從中日往來中開拓全球的文明進步。對這一點,中日兩國都有鮮明的時代感,意識到不僅中日兩國、而且整個亞洲和世界,都已處於與以往迥然不同的新階段。
從經濟層面看,20世紀下半葉以來亞洲國家的普遍發展,已使亞洲國家群體性興起,相伴而生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及相關機制建設,也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而從安全層面看,近些年來隨氣候變暖、能源緊張、金融動蕩等非傳統安全問題出現,它們對國家和國際安全的影響越來越大,傳統安全在國家間所占的分量已相對下降。這也正在擴大各國國家間的共同利益。
社論指出,中日面臨著新的合作機遇,也面對著除舊迎新的困難。其中一個很大的困難就在於,亞洲區域作為整體,在政治上的自組織能力仍十分有限,因此迫切需要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可想而知,如果沒有中國、日本的共同參與和互信合作,這種突破就難有可能。中國與日本可以在其中做出更多貢獻,也有能力在其中做出更多貢獻。20世紀下半葉的很長時間內,日本曾帶動了亞洲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而中國近年來已與美國、印度等一道,扮演了世界經濟引擎的角色。事實證明,中日兩國今天都能為世界提供很多公共産品。
往前看天高雲淡。整個世界都在期待中日關係真正迎來晴天,而改善和加强中日關係,中日兩國政府和政治家的作為十分重要。政治不能忽略民意,但政治也可以影響和疏導民意,不同的政治態度和抉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塑造不同的國家關係狀態。
社論表示,可喜的是,中日兩國政府和政治家,都已從往日的政治紛爭中,深刻認識到了建設性的中日關係對各自國家和世界的重要性,都已把建構富有成效的戰略互惠關係,作為兩國的共同願景。相信胡錦濤的這次出訪,將把中日合作乃至整個亞洲的合作,提升到新的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