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9日電/早在馬英九以直航、開放陸客觀光作為主打政見,並獲得過半選票支持當選那一刻起,就注定未來幾年中,最重要的大事,莫過於兩岸。
中時電子報報道,同文、同種的民族,因為日本侵略、國共鬥爭,導致兩岸至今僵局未解,但兩岸錯綜複雜的關係,已從之前“時代的悲劇”,演進到目前成為大多數民眾期待鬆綁的“新時代契機”。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率團登陸商談,雖然充滿政治味,卻也讓老百姓寧願一試。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台灣需要中興、需要繁榮,特別是在百物飛漲、只有薪水不漲的當下,沒有人願意再過苦日子。
吳伯雄與中共領導人胡錦濤會談時,強調“先經濟、後政治”,談的是包機直航,卻也刻意、再三強調國民黨總理孫中山與南京的關連性,中共有意開放的四個對台直航口岸,初期規劃北京、上海、廈門、廣州,吳伯雄“軟軟的要”,硬是加入了一個南京,而且中共也很可能同意。此舉一方面展現了過去八年僵局,吳伯雄幾天就搞定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讓各界見識到“高竿政治外交手腕”。
報道說,放眼望去,當今台灣政局,要挑出比吳伯雄更務實、有彈性的政治人物,恐怕難上加難。儘管兩岸對於“九二共識”中“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尚未正式締約、實行,但吳伯雄在大陸、台灣塑造的氣氛卻相當成功,“擱置爭議”、對問題視而不見的操作,卻又弔詭的很合理。因為雙方都能體認,如果還要在“正統”、“主從”作文章,硬功夫比拚的結果絕對是兩敗俱傷、繼續徒勞無功。
也因此,吳伯雄的北京行,基本上已獲豐碩果實,直航、週末包機,就等六月中兩會復談“水到渠成”。但中國人的“內行”總在內鬥中,接下來,島內恐怕又要上演扣“紅帽子”的藍綠之爭,但因為藍太大、綠太小,政治實力加上現勢、趨勢,國民黨絕對可以發揮重新執政後的首波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