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恢復兩岸兩會的“常態性”會晤,更具實質意義與重要性。 |
中評社台北6月16日電(記者 鄒麗泳分析報導)兩岸兩會完成週末包機及大陸觀光客來台兩項協議簽署,象徵兩會開啟事務性協商,而多層次互訪與高層熱線電話也將正式啟動。
海基會、海協會原只有緊急熱線電話機制,“陳江會談”搭起兩會高層熱線,而且一下子拉高兩個層級,到副董事長與副會長、董事長對會長層級,未來江丙坤與陳雲林可以相互拿起電話直接對話,有助於兩岸溝通較為棘手的事務性議題,甚至是政治性敏感議題。
曾參與兩岸談判的官員一針見血點出,熱線電話暢通的重要性。以後兩會只能就緊急事件,如天災地變、重大旅遊糾紛或台商人身安全等意外事件進行電話連絡,增加兩個高層級次熱線電話後,有助於解決雙方歧見。
又如,下一輪在台北舉行的“陳江會談”很多事務性或較為枝節事項,兩會高層可先透過電話確立大方向、大原則,比起函件往返或組團預備性磋商更有率效。
另一個被忽視卻對兩會溝通極為重要的是,副秘書長層級的“組團互訪”。這次“陳江會談”提到台灣協助四川災後重建計劃,就可以透過海基、海協為平台,兩會以顧問名義組團互訪,這對兩岸非政治議題的合作有幫助。
其實,在台灣1999年921大地震後,海基會曾邀請大陸地質專家學者以海協會名義組團來台考察,並與台灣“中央研究院”進行學術交流,這對兩岸地震研究以及如何探測地震、防震有很大幫助。
至於,最近受到關注的貨運包機議題,兩會已確立在3個月內達成協商,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就點出,雙方在貨運包機的細節方面仍有歧見,可透過雙方局處級官員先協商出共識,再進入副秘書長級協商。他認為,兩岸貨運包機不用等到9月奧運結束後再談,7、8月就可以展開協商,可由司處長及副秘書長層級先行進行預備性磋商,這是多層次互訪的具體展現。
不容諱言,這次兩會復談,外界把焦點放在陳江會談、胡江會、江丙坤與王毅會面等政治性會晤,檯面上的協商成果及對話內容,排場規格更是鎂光燈焦點;但就兩岸兩會實際操作面而言,恢復兩岸兩會的“常態性”會晤,更具實質意義與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