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京報:任何災害首先是民生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9 11:45:30  


  中評社香港8月19日電/新京報今日發表社評說,8月18日《北京晚報》報導,由於入夏乾旱導致斷水,南京市高淳縣陽江鎮南宕村3000多村民不得不飲用含有血吸蟲的“疫水”達兩個月之久,當地鎮政府對此先是遲遲束手無策,後來雖派出灑水車送水救急,卻因車輛系從園林部門調用,年久失修且疏於檢查,結果竟送去了幾車鏽水。
  
  報導中提到一個細節,頗令人動容:村民們冒著感染血吸蟲病的危險,到污染的水陽江裏取水飲用,他們對此行為的解釋是:“得了病可以治療,得病總比渴死強。”無疑,水是生命之源,一個人可以幾天不吃飯,但一天不喝水就會有生命危險。3000多村民因災害而被迫引用疫水達兩月之久,鎮政府的反應既不及時、也不到位。不難看出,當地有關部門對自己轄區內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以及災害可能對公眾生活和人身安全造成的損害,準備得並不充分。無備則患生,出現這樣的後果便是很自然的了。
  
  所謂準備,一是思想認識上的,二是具體措施上的。
  
  社論說,所謂思想認識上的準備,是指有關方面是否本著“執政為民”的出發點,把應對災害放到政府工作的首位,以民生的高度來看待救災工作。必須認識到,任何災害都是最重大的民生話題,因為災害面前,首當其衝的就是公眾的生活保障和人身安全。所以,只有把公眾的利益時刻放在首位,才能在意識上根本杜絕對災害掉以輕心、對防災救災漫不經心的錯誤認識和危險做法,給防災救災工作以應有的重視。
  
  所謂具體措施上的準備,是指各級政府應在尊重科學、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在日常工作中對轄區內可能遭受的各種自然災害做到心中有數,防範有術,應對有策,應急有章,救災有備。災害是突發性的,但防災措施和應急配套機制卻應該是常抓不懈的,只有這樣,才能在災害發生時做出最及時的反應,並將災害給民眾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此外,政府在做防災抗災準備時,應本著對轄區負責、對轄區內民眾負責的態度,儘量把災情設想得嚴峻些,把損失設想得嚴重些,把預案設計得周密些,把準備工作落實得扎實些,把應急方案佈置得周密些。要知道,災前多一分警醒和審慎,災時就能少一分損失、少一點措手不及。
  
  社論指出,事實上,在大災大疫面前,有關部門是應對有餘還是倉促上陣,實際上映射出當地政府對公眾生命財產的安全,是否真正做到了時刻放在心上,時刻放在第一位。中國幅員遼闊,氣候變化複雜,各地、各種自然災害時常發生,有些甚至相當嚴重。日前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司長王振耀就表示,今年是自2001年以來自然災害最嚴重的一年,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與往年相比災情非常重;二是類型非常多,“南澇北旱”的情況非常明顯且又有所交錯;三則是災害頻繁發生,持續時間比較長。以颱風為例,在8月9日前的44天中,平均不足9天就有1個颱風光臨中國大陸,這是歷史罕見的頻率(8月18日《第一財經日報》)。
  
  社論認為,正因為此,樹立正確的抗災、救災意識,是每一地、每一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常抓不懈的當務之急。值得欣喜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大災面前拿出了切實可行的救災措施,比如據報導,重慶市委書記近日在該市的一個抗旱工作會上稱:“不能因特大乾旱渴死人,病死人,不能因爭水打死人,要千方百計保證群眾生活用水。”此種以人為本的應災態度當予以肯定。
  
  有備才能無患,樹立正確的防災、抗災、救災意識,確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活安定,是各地各級政府應盡的職責。只有事先“曲突徙薪”,在意識上、在具體措施上都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避免災害來襲時“焦頭爛額”,措手不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