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6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15日報道,稱中國為印度帶來發展良機。據環球網編譯,文章摘編如下:
新德里與北京共舞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中國總理溫家寶的到訪給印度提供了一個打破政策領域僵局的機會,這種僵局正阻礙印度從中國強勁發展的經濟中獲利。
除了通常所預計的貿易政策方面的變化之外(中國將談到向印度產品開放市場),還有傳言說這兩個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將在兩國總理周三舉行會晤時討論金融合作的問題,比如允許中國的銀行在印度開辦業務。
不過,事情如何發展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新德里對其保守立場的改變。
印度對中國的保護主義態度眾所周知,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以往的爭端以及中國新的全球影響力而使印度對北京的動機產生了懷疑。今年早些時候,印度對進口中國的電信設備頒布了一項暫時性禁令,隨後由於印度買家的一再反對取消了這一禁令。它隔三差五地對輪胎、鋼鐵等大量產品徵收反傾銷稅。這類政策往往是為了支持那些大型國有企業,例如Bharat重型電氣公司(Bharat Heavy Electricals),來自中國的廉價產品使該公司疲於與之競爭。
但是印度對中國處處設防使它從長遠來看將要成為輸家。舉例來說,電力行業對印度的經濟增長而言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而國內的設備供應又存在短缺。電力企業大約一半的設備都來自進口,其中中國產品占到了75%。中國設備的價格也要比當地產部件便宜20%至25%。對電信企業來說,如果從中國之外獲取零部件,投入成本也會增加15%至20%。
新德里還可以借鑒中國企業在建築和基礎實施領域的經驗來推動國內迫切需要的發展,而中國也可以成為印度高附加值產品如信息技術和醫藥品的一個巨大市場。
印度的進出口貿易中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是最大的:來自中國的進口占到了印度進口總規模的10%。這為那些反對提高自由化程度的人提供了口實。但作為一個淨進口國家,逆差在所難免。事實也的確如此,印度前十大貿易夥伴中它對其中六個都存在貿易逆差。
中印兩國在溫家寶此次訪問期間能走得有多遠,目前還很難說。拿銀行業來說,它是新德里和印度央行的重點保護領域,突然放開銀行業似乎不大可能。但至少,新德里可以利用此次會晤搭建起一些橋梁來增進兩國間的貿易。面對中國帶來的機會,扭頭離去是不明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