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台“外交”須務實面對兩岸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0 10:18:17  


  中評社香港8月10日電/澳門日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強調,臺乍“斷交”,兩岸關係是關鍵;由於中國大陸國勢及經濟能力不斷增強,臺方不能再繼續以經援來辦“外交”,要務實面對兩岸關係,否則“邦交國”只會越來越少。誠哉斯言。正是由於大陸的經濟發展,國力強大,使它成為別的國家必須要結交的朋友。民進黨當局不必暴跳如雷,遷怒於人,而應深自反省。 

  近年來隨着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特別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越來越多的國家需要借重中國,也希望與中國加強經貿往來,改善和發展經濟。

  社論說,乍得與臺灣“斷交”並與中國大陸恢復外交關係,使與臺灣“建交”的國家減少至廿四個。乍得的決定,說明中國在非洲和整個世界的地緣政治和影響力日益增強。有人甚至指出,如果大陸眞要和臺灣爭奪,可以將臺灣的所謂“邦交國”悉數收歸囊中。但為了國際觀感和臺灣民衆的感受,同時也是務實外交的需要,大陸並沒有這樣做。近年來,臺灣當局四處碰壁,除了國際形勢使然,相當程度上應歸咎於其拙劣的“外交”。

  《自由時報》七日透露,為了防止布基納法索仿效乍得與臺“斷交”,臺灣當局計劃為該國興建一座耗資六千萬美元的醫療中心。如果臺灣的其他“邦交國”知道,它們也可能要求臺灣增加經濟援助,那時臺灣當局就更加難以應付了。臺灣當局這種“金元外交”、“獃子外交”,勞民傷財,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社論指出,在乍得轉向之後,臺灣在非洲的邦交國目前只剩下五個。乍得的決定是不可阻擋的趨勢的一個組成部分,儘管臺灣在經濟援助方面出手大方,但與大陸結交更加重要。非洲國家為內戰和邊界爭端所困擾,它們特別需要來自北京的政治支持和經濟援助。 

  中國長期對非洲國家實施經濟援助,更着重固本培元,除幫助建設基礎設施,改善民生、醫療條件外,也幫助當地發展自身經濟,開發能源,使它們更快走上自力更生道路。更重要的是,北京的經援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干涉人家內政,這就更加受到受援國的歡迎。 

  社論又指出,近年中國也積極參與聯合國在非洲的維和活動。除了與非洲國家開展貿易進行能源合作之外,中國最終還可能在非洲扮演調解人的角色,成為非洲國家間的一個穩定因素。 

  中國在其他地區的外交也是這樣。最近李肇星外長訪問密克羅尼西亞等八個亞太國家,都與有關國家總統、總理等高級領導人見面,商談雙邊關係及經貿合作等。中國希望以自身的發展帶動整個亞太地區加強交流合作,共同繁榮、進步,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勢必進一步加強。 

  惡性競爭對臺灣並沒有好處,人家並不買你的賬。最近有人要求新西蘭議會支持臺灣爭取在世界衛生組織獲得“更重要的地位”,新西蘭總理克拉克表示,新西蘭希望臺灣與世衛組織的關係維持現狀,不支持臺成為該組織的觀察員。她強調說,新西蘭政府決定維持現行政策,即支持世衛組織處理臺灣問題的方針——只與臺達成實際的工作安排。克拉克還警吿說,支持臺灣成為世衛組織觀察員的建議是與絕大多數國家堅持的一個中國原則不相符的。這席話斬釘截鐵,擲地有聲,撥開了臺灣與世衛關係問題上的迷霧。 

  社論總結說,港澳地區衛生部門負責人近年都參加中國代表團,共同出席世衛組織會議;最近香港的陳馮富珍獲中國推薦參選世衛組織總幹事,港人能與十三億祖國同胞一起,共享偉大祖國的榮耀。港澳做得到,臺灣也一定做得到。臺灣當局要獲得一定的國際空間所要走的最現實、最根本的道路,就是重回一個中國原則,在此前提下,再與祖國大陸商談有關細節。馬英九所強調的要務實面對兩岸關係,應該說非常有見地。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