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12日電/聯合晚報特稿文章說,陳水扁上午選擇在被形容為“政商聯誼俱樂部”的凱達格蘭學校發表談話,與在228紀念公園內發動倒扁的施明德,以及日前在馬場町要求陳水扁下台的親綠學者們隔空對嗆,這段歷史實在太過諷刺了,嘲諷的精準無比。
文章說,民進黨誕生於一個荒誕的年代,成熟於一個反省的年代,在歷經6年多的執政後,圍繞著陳水扁一家庭與“總統府”的連環弊案,幾乎宣告要讓民進黨結束在這個慌亂的年代。不管是今年秋鬥之後,或者等到2008年5月19日“總統”任期屆滿的那一天,陳水扁下台的身影,已經注定將是一場難堪的演出。
倒扁運動,不該是一場政治災難,應該是一個難得可以重新檢視台灣社會反省力量,以及社會道德底線的機會。但截至今日,親綠學者、倒扁聯盟、施明德,和護扁的綠營人士,彼此其實並沒有正式的交集,也沒有直接對話。政治問題不能用算術解決,一百萬人,一人捐一百,也不能確定陳水扁就會下台。同樣的,動員泛綠立委,讓藍營推動的罷免案在立法院過不了關,也不能保證陳水扁就安然度過道德的考驗。
文章說,陳水扁看似在這種夾縫中悠遊自在,繼續死守“總統”寶座,但只要相關弊案繼續燃燒,直接燒到陳水扁夫婦,這就不是掃除政治異己的問題,人民的力量勢必會如滔滔江河般向倒扁的一方凝聚匯集。
馬場町是40、50年代左翼運動的刑場,228紀念公園則是終結威權統治的符碼。倒扁力量選擇在這些歷史地點集結發聲,當然是希望能讓人民重新拾起過去追求公平正義,要求政治改革的記憶。在施明德重新詮釋“老革命的浪漫主義”,並公開強烈要求陳水扁下台之後,高居廟堂之上的陳水扁,今天依然選擇立身於政商霸權操控政治的時空之中,力圖保住他搖搖欲墜、岌岌可危的位子,誰才能贏得人心?答案,其實早就呼之欲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