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7日電/聯合晚報社論指出,憲法在台灣陷入了根本的困境裡。既有的這套憲法,確實有跟台灣狀況格格不入的地方,這套憲法的訂定執行,也確實帶了許多歷史包袱。這些都成了今日執政者不願落實行憲,甚至不願受憲法拘束的藉口。
社論說,憲法應該要修,然而這個社會卻無法凝聚修憲所需的信任與共識。李登輝主政時期的修憲,讓人餘悸猶存;陳水扁及民進黨可能藉修憲之名,行台獨之實,帶來台海動亂,更是許多人心中最深的恐懼。尤其是陳水扁在做剩不多的任期中,放下許多該做可做的事不做,一心搞修憲,能不啟人疑竇嗎?
社論說,陳水扁越是積極修憲,修憲就難實現。理由無它,對陳水扁的強烈不信任,必然令民眾對修憲動機與修憲內容產生強烈不信任。那麼結果就是──台灣還得繼續忍耐目前憲政體系中的種種混亂。
在這種處境下,是需要有陳水扁之外,更有公信力的團體,來設計,推動修憲。五個政黨的立委為修憲結盟,在形式上,應該是比陳水扁一人,民進黨一黨推動修憲,好上許多。不過,認真看一下這個聯盟初步的修憲主張,從增加立院席次到恢復複數席次中選區,似乎都是在為邊緣政黨或較極端主張的派系,謀取未來政治空間,而不真是要替台灣安排可以長治久安的大綱大本。
社論說,以中選區保留住較極端的主張,能在立法院中繼續有影響力,另一方面又要改“內閣制”,使得立法院和行政權有更高的連結,這樣的設計,我們萬萬以為不可。
社論最後說,用私心來設計修憲方向,不管這私心是“獨立建國”還是衛護既有政治勢力,都不可能得到立意良善,對得起歷史對得起子孫的好憲法。這是我們看待修憲問題的最基本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