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15日電/日前《北京晚報》發表文章,稱有不少北京居民已經成爲向北京市周邊地區擴展和延伸的所謂“新移民”。新京報就此發表文章分析道,北京人爲什麽要移居河北?這種遷移的經濟意義與社會意義如何?遷移的規模究竟有多大?遷居會給遷居者家庭和當地居民帶來何種影響?這些都是公衆所共同關心的問題。
“據保守估計,已有10萬北京人在河北置業,一些近京區位甚至出現‘北京老人村’”。根據該報的報道,雖然距天安門、國貿和首都國際機場的車程大致都在半小時左右,這些地方的房價在兩年前僅爲北京市可類比地區或地段之房價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左右,但如果與最近上漲迅猛的北京市房價相比,則有可能是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的房價比。
文章認爲,與中央政府倡導和推行的“新農村運動”相呼應,以部分城市居民和大都市建設資本向大都市鄰近的周邊地區轉移的“新城鎮化運動”即將拉開帷幕。
由此爲先導,這種向外擴散的遷移效應將會影響到絕大多數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由此將産生改變中國人居住概念的强烈“規模示範效應”。
如果說“新農村運動”重在解决農村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所急需的基礎設施(包括公路、橋樑、供水、供電、通訊綫路和電視信號等),幷爲解决長期制約中國社會全面發展的所謂“三農問題”提供有效的“造血功能”機制的話,那麽,“新城鎮化運動”將引發一場現代居住環境理念上的革命,由此將明顯帶動和提高整體環境水平、重塑人們發自內心的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尊重,從而全面提高中國人的長遠生活質量。
文章稱,長期以來,中國的大都市建設存在著一種畸形發展趨向,就是城市建設資本過度集中投入在城市中心區域,建築密度過高,且城市規劃過於突出强調“綫性規整”,不但最好的商業、文化、娛樂設施過於集中在少數幾條相鄰的街區,而且政府的辦公和服務設施往往也集中在城市中心區域。由此造成中心區域的擁擠和交通流量的嚴重不均衡狀况。
從高等教育資源的配置區位來看,不但幾乎所有的大學都建設在城市里,而且所有大學都毫無例外地用圍墻與周圍的城市社區隔離開來。最好的大學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幾座大都市里,從中國目前的高等教育發展格局上看,估計在未來30年甚至更加久遠的未來,都不會出現牛津、劍橋和筆者目前所在的美國伯克利之類的大學城(即由於大學的聲譽和魅力而帶動發展起來的小城鎮)。
當今中國大都市往往比拼的是是否擁有現代化高樓林立的“中心商務區”(CBD),有無垂直高度能在中國甚至世界上排列位次的摩天大樓,有無所謂“高科技開發區”或“科技園”,有無佔地面積相當奢侈的中心廣場,有無建築面積或豪華程度可與歐美相比的大劇院、博物館、圖書館、體育館等,至於是否有足够的文化內涵與藝術、競技水準,是否能够爲廣大市民提供合格的文化、娛樂、休閑消遣與信息服務,反倒成爲次要的考慮。
現在,中國的多數城市中普遍缺少免費公園和自然林區,缺乏非人工挖掘建築的河流、湖泊,缺乏保護得當、功能完善的城內或城郊山巒。也許當大家(尤其是城市規劃的設計者和决策者們)普遍見識幷研究過歐美城市令人羨慕的城市規劃、園林山川的保護和深度開發之後,我們的絕大多數城市已經成爲難以重新規劃和改造的“鶏肋”而令人扼腕嘆息。
文章强調,如果我們面臨著城市向近郊擴展新的發展契機,千萬不能再重複以前“攤大餅”式的建設老路,一定要改變陳舊的城市規劃建設思維,轉而著重追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的和諧、輔助、互利。
文章提出,人口高度膨脹的大都市應當積極探索新型城鎮建設模式,倡導和輔助人口向遠郊甚至其他行政區域遷移的“新城鎮化運動”,爲老城區居民向外遷移提供交通、信息、物流、生活、通訊等方面的基礎設施與便利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