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3日電/75,76,77,78……,在全球地緣政治晴雨表——中東局勢的水銀柱急劇攀昇之時,蟄伏了兩個多月的國際油價,也正以不斷破紀錄的另類方式,挑逗著全球金融市場的脆弱神經。
財經時報發表文章稱,决定木桶盛水量的,不是圍起木桶最長的那塊板,而是最短的那塊板。在試圖理解油桶內那一波高過一波的價格狂潮時,經濟學中這條意味深長的“木桶法則”同樣能給人們以裨益。
那麽,此番油價飈昇之中,“最短的那塊板”會是什麽呢?
季節因素是“長板”
文章稱,能够影響油價走勢的因素不一而足:自然灾害的沖擊,真實需求的推動,OPEC的卡特爾行徑,石油公司的醜聞,恐怖主義的威脅,地緣政治的動蕩,投機勢力的炒作等……
但不同因素的影響力大小在不同時段、不同環境之中也是大相徑庭,這意味著高油價的因式分解是一個動態隨機過程,而現下正是需要重新審慎思考高油價構成的重要關頭。
從供求方面考量,季節性、突發性的現實因素無可回避:炎炎夏日使得駕駛用油量不斷飈昇,但供給量的穩健維持却出現了困難。美國能源部最新數據顯示,原油商業庫存下降了340萬桶,而汽油庫存也下降了100萬桶。
在如此青黃不接的當頭,墨西哥灣地區一條重要水運通道却因發生原油泄漏事故而受阻。更爲雪上加霜的是,飓風活躍期的到來讓本就吃力的能源供給愈發顯得風雨飄搖。
然而,夏季終究會要過去,突發事件也會很快得到妥善處理,這是否意味著此番油價飈昇祗是曇花一現的“季節性”變化呢?事情當然幷沒有這麽簡單。
試想,在一系列研究報告均已預測美國、乃至世界經濟都將出現增長放緩的背景下,石油需求預期理應有所下降,僅有的幾個突發性、季節性因素何以帶動如此劇烈的價格變化呢?
很顯然,還有更大的一股潜在决定性力量在影響國際油市。
政治短板
文章表示,用海納百川的視角審視,近日的油價狂飈幷不是一個“獨立事件”:與此如影隨形的,是黃金價格的强勁反彈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寬幅震蕩。
三者的不期而遇幷非無意的巧合。隱約之間,這些金融現象的背後藏著同一個深層動因:地緣政治動蕩。
拖而未决的伊核問題、興風作浪的尼日利亞反政府武裝、引人注目的朝鮮飛彈、突然惡化的黎以沖突,使得政治風險日益演化爲最不容忽視的風險構成。這直接導致了相互激化的兩個結果:投機猖獗和市場恐慌。
地緣政治動蕩多發生於能源重鎮,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大産油國,伊朗則是歐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幷控制著石油外運的咽喉——霍爾木茲海峽,而中東地區更是在全球産油分佈中佔據三分之一强。産油區的政局不穩讓本就漫長、脆弱的能源供給綫更加岌岌可危。
那些發生在貧油國的政治動蕩,雖然沒有直接作用能源市場,但其潜在的呼應效應也却給産油國政治動蕩的加劇帶來了深遠影響。
在能源安全潜在受損的背景下,一方面能源儲備需求驟然上昇,另一方面市場預期迅速調高,這給油價走强提供了綿長動力。
短板難補 循環難阻
文章指出,地緣政治動蕩帶來的能源危機,又直接給敏感的金融市場造成了恐慌。在市場心理起伏不定之時,金融産品價格隨之大幅波動,主要貨幣幣值穩定受到劇烈沖擊,貨幣安全大大受損。
在能源安全、貨幣安全雙重缺失的背景之下,貴金屬的價值尺度、價值儲藏職能高度閃光,引致資本大幅流向“最佳避難所”,金價於是一路高漲。
所以,油價走高、金價反彈、市場波動三種金融現象的同時出現,意味著此番油價高漲幷非“季節性”走勢。
更值得注意的是,油價成因構成中地緣政治因素的確認,很可能又暗示著一種發人深思的“惡性循環”:處於動蕩漩渦中的某些政治體很可能以這種“能源實力”爲本錢,更加有恃無恐地進行“政治訛詐”(切尼之語),油價越是上漲,其討價還價能力也就越强,而這種博弈能力的此消彼長,又會導致油價的進一步上漲……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中東局勢的複雜化,尤其是越來越明顯的大國介入的背景,預示著戰爭不會很快平息。而伊朗、朝鮮問題的解决,也需要長時間的政治斡旋。
這意味著,地緣政治這一油價“最短板”的優化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而木桶的原理諭示著:祗要木板足够長,一切皆有可能,不管是80,90,或是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