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爲美國337調查最大受害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03 06:33:58  


  近年來,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以後,中國企業遭受的美國337調查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國外的企業或組織索要的專利費用和賠償額動輒數以億計;從打火機、拉鏈和書寫筆等傳統産業到生物制藥、數碼芯片等高科技産業,糾紛涉及的産業和部門越來越多;外國企業往往結成産業同盟對中國整個行業或主導企業提起專利訴訟。

  比例分析:2002~2005年,美國對中國發起的337調查爲其總數的41.5%。

  自美國1972年4月4日發起第一起337調查始,到2005年共發起548起337調查,同期對中國發起49起337調查,佔美國調查總數的8.94%。在2002年以前,台灣和日本是遭受美國337調查最多的地區和國家,但自2002年以後,中國大陸成爲遭受美國337調查最多的國家。

  自中國加入WTO後,2002~2005年,中國共遭受美國337調查34起,其中,2002年5起,2003年8起,2004年11起,2005年10起;同期,美國對全球共發起82起337調查,其中,2002年17起,2003年18起,2004年26起,2005年21起。美國對中國發起的337調查爲其總數的41.5%。

  以上數據表明,中國已經成爲美國337調查的最大受害國。

  案由分析:在國外缺乏發明專利,是中國遭受337調查的主因。

  在所有53起案件中,單獨以專利侵權爲由的案件爲38起,單獨以侵犯商標權爲由的案件爲6起,以共同侵犯商標權和專利權爲由的案件爲5起,以共同侵犯專利權和著作權爲由的爲1起,以共同專利權和外觀設計爲由的1起,以共同商標權和外觀設計爲由的1起,以共同侵犯專利權、版權和商標權爲由的1起。

  可以看出,共有46起案件涉及發明專利糾紛,佔總數的86.8%。知識産權糾紛的核心是發明專利。目前已獲中國專利授權的專利申請共123萬多件。國內發明專利爲65002件,國外發明專利爲116190件,國內祗佔總數的35.9%。而從中國在國外獲得的發明專利看,2001年僅74件,中國在國外缺乏發明專利,是中國遭受美國337調查的主要原因。

  産品類別分析:涉案産品類型從勞動密集型産品向高附加值産品昇級。

  涉案産品涉及的行業比較集中,主要有電子、化工、輕工、機械、汽車、皮革。其中,涉及電子工業的案件26起;涉及化學工業的案件12起;涉及輕工業的案件9起;涉及機械工業的案件3起;涉及汽車工業的案件2起;涉及皮革工業的案件1起。電子工業涉案産品數量最多,其次是化學工業。

  這反映出中國內地企業在美國市場的份額逐漸提高,出口産品技術含量增加,客觀上在美國市場構成了與美國國內産業的競爭,涉及的産品類型不斷昇級,即從勞動密集型産品向高附加值産品昇級。

  手段分析:排除令和停止令是美國337調查的救濟手段。

  在中國遭受的53起337調查中,已經結案的爲30起,適用排除令和停止令的爲15起,佔結案數的50%。其中單獨適用普遍排除令的爲7起,單獨適用有限排除令的爲4起,同時適用排除令和停止令的爲4起。

  排除令和停止令是美國337調查的救濟手段。對違反337條款的侵權行爲,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有權簽發排除令和停止令作爲對原告的救濟。排除令是一項進口止令,用於禁止涉案産品或一類産品的進口。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佈排除令後將通知美國海關將涉案産品予以封鎖。它祗對該令生效之後進口到美國的産品和進口到美國後銷售的行爲予以制止,而對之前已經進口到美國的産品沒有約束力。

  排除令又可分爲有限排除令和普遍排除令。前者是指法令祗對一個案件所涉及的特定産品或特定企業的産品予以阻止進口;後者是指法令對該類産品或整個行業的産品而不論其來源統統禁止進口。其中,普遍排除令是各種救濟手段中對外國企業來說最致命的一招,整類産品一旦永遠無法進入美國市場,無疑對整個行業將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此外,在最終判决生效前,申請調查的企業在交納保證金的前提下還可申請發佈臨時排除令。

  停止令的送達對象是被調查的侵權人,此令要求立即停止侵犯知識産權及不正當競爭等違法行爲。停止令可與排除令重叠使用,而且還可以在337調查的終局判决之前的任何階段使用。對正在進行的侵權行爲,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還可以發佈臨時停止令,即扣押和沒收命令。不遵守命令的企業將被處以10萬美元/天的罰款,或相當于每天輸往美國産品價值2倍的罰款。

  案件結果分析:中國在應訴337調查的手段方面還很欠缺。

  在美國對中國已結的30起337調查案件中,以和解方式結案的有8起,申訴方撤訴的5起,裁定不構成侵權的4起,裁定構成侵權的13起。

  對於國外(含美國)企業對中國提起的337調查的申請人來說,和解案件所佔比例爲26.7%,撤訴所佔的比例爲16.7%,勝訴所佔的比例爲43%,敗訴的爲13.3%。

  國外企業在美國被申請的337調查案件中,通過和解的比例是45%,申訴方勝訴的比例是36%,申訴方撤訴的比例是18%。

  比較可知,申請人對中國申請337調查的勝訴率比對其他國家要高7個百分點;從和解的比例來看,差19.3個百分點。這說明中國在應訴337調查的手段方面,還很欠缺。當然與中國衆多的企業不應訴也有相當大的關係。如果被訴企業不應訴,美國ITC將缺席裁决,認定起訴書中的事實成立,把被訴企業的涉案産品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由於ITC是政府機構,力量强大且訴訟費用十分昂貴,在一些案件中,很多中國企業都放弃了應訴,結果ITC就聽信起訴方的一面之詞。長此下去,這種狀况對中國企業十分不利。

  損害結果分析:既有直接損失也有間接損失,很難用數字進行直接統計。

  直接損失包括:和解案件中支付的高額專利許可費;敗訴案件中支付的賠償金、律師費和利息。賠償金包括補償性賠償金和懲罰性賠償金,補償性賠償金包括知識産權使用費、應得利息收入和侵權人不正當的利潤損失,高的可達數億美元,低的也得上百萬美元。如果被判惡意侵權,還將被處以補償性賠償金額的2~3倍的懲罰性賠償金。

  間接損失,主要是出口市場的丟失,如中國出口企業遭受普遍排除令,那麽相關的上下游産品出口都將遭到封殺。如正在裁决中的橡膠抗降解劑及其製品案中,申請人申請的是普遍排除令,如果申請成立,中國出口美國市場的相關産品輪胎將遭到數億美元的損失,中國目前出口美國輪胎每年達數百億美元。

  美國對中國發起的337調查案中,有些案件沒有把中國出口企業作爲被告,但把中國作爲原産地調查國,這些案件一般是這樣的,中國出口的産品是由國外中間商來進口或出口美國,中國生産商不能參與案件的審理,這些産品往往容易丟失市場,而且是永久性的。

  對中國出口企業造成的損失,很難用數字進行直接統計,即使直接損失也是如此,因爲有些公司把它作爲商業秘密,或害怕損害公司的形象。無論如何,中國遭受的美國337調查造成的損失是無比巨大的。

  【法商會診室】 

  337調查的背後是專利惡意訴訟 

   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條規定不符合WTO有關原則規定,337調查在實踐中存在歧視進口産品的情况。這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普遍排除令的適用條件過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適用普遍排除令時存在隨意性,不合理地損害了非被告的國外出口商的利益。

  第二,一些337調查不指名被調查企業,僅指名被調查産品的原産國,事實上剝奪了涉案外國企業應訴的機會,損害了中國涉案企業的利益。

  1989年關貿總協定專家小組已裁定,美國《1930年關稅法》337條款的規定及337條款調查的實踐,不符合GATT第3條第4款有關進口品在適用國內法律方面應享受國民待遇的規定,以及第20條(d)款有關保護知識産權措施的一般例外的規定。後來,337條款雖有所修改,但在很大程度上仍不符合GATT第3條第4款和《TRIPs協定》有關條款的規定。

  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條的規定及337調查的實踐與WTO有關規則相違背,給中國出口設置了實質性的貿易障礙。

  337調查的背後是專利惡意訴訟。跨國公司利用自己的知識産權優勢,選擇在國際市場上與自己具有競爭優勢的中國企業爲目標,“無中生有”,惡意起訴。由於知識産權訴訟時間長,兩三年不結案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這期間,跨國公司往往還利用媒體的力量,製造輿論,錯誤引導消費者,使被訴公司往往背著侵權的名聲,市場當然大受影響,即使最後跨國公司會敗訴,但其目的已經達到。

  跨國公司在進行惡意訴訟時,往往選擇如下手段:

  “打包訴訟”。跨國公司在訴中國企業時,往往採取模棱兩可的辦法,即“莫須有”,可能侵害專利權、可能侵害實用新型、可能侵害商標權和可能侵害商業秘密等訴因同時訴諸法院,美國等國家的法院在審理知識産權案件時,往往先受理,其後是漫長的調查取證和審理階段,把中國企業拖入訴訟的“泥潭”。

  各個擊破。跨國公司在選擇訴訟目標時,往往先選擇一家或少數家企業起訴,這是爲什麽?是因爲中國政府和中介機構發揮的作用不够,企業勢單力薄,企業本身擅長單兵作戰,加上中國自古“和爲貴”思想,認爲打官司是丟人的事情,還有就是這種官司在國外會花去大量金錢和時間,單個企業是難以承受的。

  “放水養魚”法。跨國公司在中國出口企業進入該國開拓市場時,幷不聲明專利被侵權,而是等到中國公司在市場上進行大量投入後,佔有相當的市場份額,再選擇訴訟,中國出口企業面臨的也同樣是兩條路,退出或繳納巨額專利許可使用費。

  惡意專利訴訟還有如下特點,企業打頭,政府背後撑腰,趨于集團化和官民一體化,成爲政府和企業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一種有效工具。中國遭受國外惡意專利訴訟,呈現出有組織、擴大化的趨勢。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武長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