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必看宏觀數據,平頭百姓也能猜到經濟指標當然是不會冷的了 |
中評社香港4月22日電(評論員 商弈)4月2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了經初步核算的今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GDP達43313億元,同比增長10.2%。這個數字,較還未開始進行宏觀調控的去年同期還略高了0.3個百分點。
其實,在一季度的統計數字還未正式公佈前,已有若干迹象表明,十一五開局的這個春天,中國的經濟發展步伐幷未如大多數分析家所預言的那樣會放慢下來:
從宏觀面來觀察,首先要看的是金融。一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貸款1.26萬億元人民幣,已經超過了全年新增貸款2.5萬億元調控目標的一半。與此同時,前三個月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增長速度分別爲19.2%、18.8%和18.8%,遠遠高於16%的調控目標。這組數據似乎已爲首季的經濟指標定了調。
其次,是進出口狀况。從稍早些傳出的海關統計數字看,1-3月全國進出口總值爲3713億美元,同比增長25.8%,其中:出口1973億美元,增長26.6%;進口1740億美元,增長24.8%。這個數字也不支持减速的預期。
再從實證經濟的層面看,有兩項數據引人矚目:一是汽車。今年一季度全國乘用車銷量達到123.335萬輛,同比增長60.2%,産量達126.2184萬輛,産銷率高達97.7%,其中轎車與類轎車(SUV、MPV)銷量突破95萬輛,創歷史同期最高紀录,再現2002年的那幕“井噴”盛况。二是房地産。筆者手中尚未有全國的數據,但從較有代表性的北京似可窺見端倪:今年一季度北京住宅預售均價爲7168元/平米,比去年全年銷售均價上漲了448元/平米。而一季度預售住宅套數也比去年同期上漲了8%;同時一季度別墅和高檔公寓在價格比去年全年均價下降2041元/平米的情况下,銷量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33%。
衆所週知,本輪經濟增長週期就是在四、五年前由汽車與房地産這二大消費昇級主打産品引發、帶動起來的。而兩年前已接近熄火的汽車與經歷了大半年宏觀調控的房地産本次再度同時發力,不必看宏觀數據,平頭百姓也能猜到經濟指標當然是不會冷的了。
高增長低通漲;高位平穩運行。用這“二高”來形容一季度的總體經濟形勢應該是合適的。
然而,也不全然是鶯歌燕舞。
正如日前由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指出的那樣:一季度經濟運行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供應量偏高,信貸投放偏快,對外貿易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一段話說了三個問題:其一是投資增長過快,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3908億元,同比增長27.7%,比上年同期加快4.9個百分點。而且新建項目在固定資産投資中的比重迅速上昇,增幅是47.1%。在已經出現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的現實情况下,投資過熱將導致的可能後果令人不安。
其二是銀行的水龍頭開得大了,這當然會引發投資過熱幷積纍金融風險。
其三是外貿的結構性矛盾——進出口不平衡導致的順差擴大。一季度進出口相抵,順差達233億美元,增長41.4%。進出口有點順差本是好事,問題在於好事過了頭壓力就出來了,誰會容忍長期的不平衡?於是各種貿易摩擦、匯率問題等等就都跟著來了。
今年是 “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央執政思路重大轉型之年,因此,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是既定思路。似乎傳統上,每個“五年計劃”第一年,也都是經濟大熱的一年,爲此需要早做防止過熱的應因之道。據說有權威人士表態,將會特別針對經濟運行中的一些明顯問題,進行適當的微調。
筆者對於“微調”這種表述甚爲欣賞:經濟發展有其一定的客觀規律,人爲過分干預易導致大起大落;掌控宏觀者應多用“四兩撥千斤”之道。而且往往打壓容易,再起則難。中國目前的基本國情要求經濟發展必須保持一定的速度。
有資料顯示,當前中國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和低收入群體生活困難問題。今年全國勞動力供大於求將比去年增加100萬人,達到1400萬人,全國還有2600多萬絕對貧困人口。要紓解這些民生問題,經濟發展是個基本前提。
除此之外,筆者還不得不指出的是,雖然投資有增長過快之嫌,但一季度房地産開發投資却比上年同期回落6.5個百分點。在當前房地産消費火爆,房價高企、輿論汹汹的背景下,這可能會造成因供應不足而持續抬高房價的不利趨勢。因此,對於目前已成衆矢之的的房地産業似乎也不必太過限制、打壓,否則,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那麽,“微調”將計從何出?筆者預測:還是會從“水龍頭”——金融上著力。至於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還是調高利率,市場人士已有多種版本傳言,筆者就不再贅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