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要拆除廣東會館 老廣北上收集記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06 10:55:54  


康有為故居南海會館
北上的廣州業餘文物愛好者梁基永
  中評社廣州9月6日電/“在院落中流連,真的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說起在北京米市胡同南海會館舊址中的探訪,廣州市民、文物愛好者梁基永語氣中是掩不住的感慨。由於要新開一條市政道路,北京現存的多處清代廣東各地會館將被拆除。日前,梁基永和朋友孔繁文一起,專程赴北京記錄這些珍貴的“廣東記憶”。

  據廣州日報報道,梁基永和孔繁文在北京一共考察了6處廣東各地會館,這些會館大多集中在宣武門一帶,是北京傳統的老城區。雖然大多是很有特色的老建築,但是“除了一兩處之外,其餘的都要拆了”。梁基永的語氣中透著遺憾。他說,自己能做的,就是儘快把這些老建築的每一個細節都記錄下來,為廣東留下多一些歷史記憶。

  6處廣東各地會館中,南海會館已經變成了民居,院中一位居民的祖上,曾經是康有為的同年進士。歷史資料記載,1882年6月和1888年夏天,康有為兩次到北京應試都住在這裏。他住的屋子像一隻小船,所以叫汗漫舫;當時院內種有七棵樹,又叫七樹堂。1897年康有為等人在南海會館創立“粵學會”。之後又相繼成立了“經濟學會”和“知恥會”,集體研究時政。康有為在汗漫舫寫過許多詩文,編纂過書籍,並和他的同志多次在此策劃戊戌變法方案。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給康有為的密旨就送到這裏。康有為的弟弟康廣仁在會館中間第二進院子的南耳房居住,並在此被捕。由於是文物保護單位的緣故,這座會館將得到保存。

  面臨拆除命運的番禺會館,是當年十三行巨商潘仕成的別墅,清代著名詩人龔自珍到北京之後,作為好友的潘仕成便提供這座別墅作為他的居所。不過院落已經面目全非,居住者一家三代僅能在20多平方米的房子中容身。

  另一座將要被拆除的是東莞會館。在北京的廣東各地會館中,這是建築風格相當獨特的一座。“它就像廣東園林中常見的那種船廳,很漂亮。”容庚、陳伯陶這些廣東近代歷史上的著名文化人,應當都曾經是這裏的住客。而原址位於海北寺街的順德會館,曾經是清代著名學者朱彝尊編寫《日下舊聞》的地方,但是在近年的城市改造當中,這座老建築“已經連影子都沒有了”。

  在西打磨廠胡同,梁基永他們找到了廣東會館的舊址。“就在我們說話的這個時候,它可能正在被拆呢。”梁基永說。廣東會館也是戊戌變法的重要遺址之一。在這個院落中,梁基永還找到了一塊斷碑,上面刻著光緒年間修繕這座會館的記錄。他們記錄下了斷碑的碑文,讓一段歷史不至於湮沒無聞。

  在北京的尋訪期間,當地人的熱情讓兩位“老廣”十分感動。“很多北京人就在廢墟上做和我們同樣的事情。他們很多就是那一帶普普通通的老街坊,都在很仔細地記錄這些東西。”而人生地不熟的兩人每逢“迷路”之時,總有熱心的市民給他們指出要找的會館舊址所在。

  作為文物愛好者,梁基永幾乎每週都要利用業餘時間到廣東各地尋訪文物,很多文物專家不知道的珍貴遺跡,都被他們這樣的文物愛好者發現。

  雖然已經是“久經沙場”,但是此次北京之行還是給梁基永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據瞭解,北京現存的各地會館大約還有500座,其中400多座位于宣武門一帶。這些會館許多都曾是風雲際會之地,名人輩出,而在中國近代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廣東各地會館,更是見證了許多重大歷史時刻。梁基永希望有關部門在城市改造中,能夠充分認識到這些老建築的價值,更加妥善地加以保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