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精品濟濟一堂 “中華第一燈”再現羊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3 00:01:05  


身價8千萬的黃花梨木雕《清明上河圖》局部。
傾倒眾生的“中華第一燈”。
極具特色的佛山木版年畫。
  昨日,由廣東省文聯、廣東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和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廣東省民間工藝精品展”在廣州藝博院開幕。“中華第一燈”東莞千角燈、黃花梨木雕《清明上河圖》、“發絲微雕”《醉翁亭記》……從全省21個地級市搜羅而來的1000多件民間工藝精品,將引領觀眾步入嶺南鄉土藝術的大門。

  這次展出的民間工藝精品價值昂貴,有些僅運費、人力費就花了上萬元,保險金更是難以計數。在本月28日展覽的最後一天下午,主辦方和拍賣公司將對部分展品進行競拍。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羅學光說:“引導民間工藝家走向市場,才是振興民間工藝的長久之計。”

  昨天,在展覽開幕的前一天,本報記者先睹了這些“寶貝”的尊容。在此特別擷取其中精華,並請專家解說。此外,本報記者還專訪了佛山木版年畫大師馮炳棠之子馮錦強,瞭解民間工藝傳承中的困境和希望。
  
  遠遠望去,藝博院廣場前添了一座近10米高的銀色大棚,棚中升起一盞高6.5米、直徑4.5米的橙色“巨燈”:燈頂,騰躍著8條彩龍頭朝八方;橙色燈體,近千個角鑲有數十幅花鳥山水國畫;周圍8條飄帶燈柱,從燈頂彩龍下方垂然直落……

  千角棱、千盞燈,晝看華彩豔麗,夜觀流光溢彩。這就是有“萬燈之王”美譽的“中華第一燈”——“千角燈”。

  “千角燈”傳說是宋英宗妹妹流落東莞,仿照記憶中的皇室宮燈紮制,每10年紮制1次,東莞方言“千角燈”與“千個丁”發音相同,被看作是人丁興旺象徵代代沿傳。

  50年前“千角燈”曾轟動羊城。1957年、1963年、1965年,由3位民間藝人紮制的“千角燈”曾3次在穗展出。特別是1957年,“千角燈”現身于廣州文化公園的元宵燈會,廣州人紛紛爭睹為快,成為一時美談。如今,當年的3位製作者之一張森已辭世,張金培、尹全也已年逾古稀。“千角燈”瀕臨失傳境地。

  2004年,廣東啟動了民間文化搶救工程,張金培、尹全兩位老藝人帶領兩家三代人日夜奮鬥了8個月,“千角燈”“起死回生”。2005年,這具造價60萬元的“千角燈”遠赴東北,摘奪全國山花獎金獎、燈彩類“花魁”,名副其實地成為了“中華第一燈”。

  為了讓“千角燈”再現廣州,東莞當地政府花費萬元將“千角燈”分成3部分運來省城;廣州藝博院首次破例騰出廣場,作“千角燈”亮相之處,並派人日夜看守;省民協花費數萬元,搭建了“千角燈”的棲身大棚。50年後,麓湖之畔,藍天碧水之間,“千年古燈”重現羊城。
  
  ●名家解說
  
  點評專家:羅學光(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 李卓祺(廣州藝術博物院院長) 楊堅平(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
  
  (一) 國家級文化遺產
  
  1.佛山木版年畫《鍾馗》

  工藝師:馮炳棠

  名家解說(楊堅平):佛山木版年畫吸收了佛山剪紙、銅鑿金花、金漆木雕等傳統工藝的精髓,以紅、綠、黃、黑4色木版套印。用彩繪、勾金粉等技法表現,使畫面富麗堂皇,這是與其他各地年畫的不同之處。《鍾馗》和《洛神》兩件作品是傳世之寶,已經有兩三百年歷史。其人物神態、服裝、色彩等都做得很精細,人的面部還運用了光影來表現。
  
  2.潮陽剪紙《十二生肖》

  工藝師:魏惠君

  名家解說(楊堅平):凡能寄託美好願望和體現人們追求的事物和意象,大多被攝入剪紙藝人的視野,成為“吉祥”化的藝術品。潮陽剪紙多取材潮劇、民間故事等,刀法細膩,極細的線條也能呈現出來。這件《十二生肖》十分大氣,有一種對稱美,是傳統手法結合現代生活題材的優秀作品。

  揭陽剪紙:潮陽剪紙傳統味道很濃,而揭陽剪紙則有不少新意,題材比較現代。
  
  (二) 復活的民間絕藝
  
  1.潮州花燈《水漫金山寺》

  工藝師:林漢彬

  名家解說(羅學光):潮州花燈源遠流長,至少已有400多年歷史,其中以人物花燈表現某些特定的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最為特別。倫敦英國皇宮曾收藏其中五屏代表作。此屏作者林漢彬的父親是清末潮州府最負盛名的3家花燈作坊主之一。作品先用絹綢裱成空心人物,然後配以精心繡制的衣裳,表面淡施粉彩。無論是法海、白素珍,還是小青、小道士,臉譜表情、姿態舉止活靈活現。特別是到夜間,燈火透照出來,綽約動人,故又叫“活燈”。
  
  2.麥杆貼畫

  工藝師:陸豐碣石鎮麥杆貼畫工藝廠

  名家解說(羅學光):麥杆貼畫是我國隋朝宮廷工藝品,曾經一度失傳,直至秦懷王墓被發掘時才出土面世。後有關專家經精心研究,復活了這門古老的民間工藝。麥杆貼畫利用天然麥稈的自然光澤和材質,表現天地風雨、花鳥蟲魚、人物風景、花卉動物等。一幅麥杆貼畫作品的完成往往要經歷割、漂、刮、碾、燙、熏等多道工序,製作精細而繁瑣,具有濃厚鄉土氣息。
  
  (三) 極致的工藝精品
  
  1.最小的展品——發絲微雕《醉翁亭記》

  工藝師:陳建全

  名家解說(李卓祺):“細微之處見天地”,發絲刻字,神乎其技。微雕是我國古老的藝術之一,起源于殷商時代。在一根9.5釐米長的頭髮絲上雕刻415個漢隸書體的《醉翁亭記》全文,“蠶頭燕尾”清晰可辨。作者陳建全苦練了十年有餘,他是目前“發絲微刻文字之最”的吉尼斯記錄保持者。
  
  2.最貴的展品——黃花梨木雕《清明上河圖》

  工藝師:總策劃、總監製黃傲霜

  名家解說(李卓祺):黃花梨木材硬重、結構細膩、光滑如玉、紋理秀美,抗腐蝕性極強,可保存數千年以上,是首屈一指的“國寶木材”。此件《清明上河圖》木雕,按照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所繪的《清明上河圖》畫卷,以原件1:1的比例,用黃花梨木雕刻而成。作品耗時3年多完成,由30多名藝人集體創作,運用了浮雕、鏤雕、立雕、圓雕、平雕、陰雕等多種雕刻手法。由於這樣的木雕在中國僅此一件,開價達8000萬人民幣。
  
  (四) 精妙的創新之作
  
  1.“三雕一彩一繡”《五寶帆船》

  工藝師:陳少芳等集體創作

  名家解說(羅學光):此架《五寶帆船》破天荒地首度融“三雕一彩一繡”大師精品之作為一體,約一米長,加上風帆的高度也大約一米高。整艘船以瑞典仿古船“哥德堡號”為原型,船體由木雕大師招贊惠製作,海浪浪花由骨雕大師張民輝操刀,船頭人面獸身是玉雕大師高兆華的作品,甲板由許恩福彩繪廣州風情。而最為亮麗的是由廣繡大師陳少芳製作的風帆,圖中繡有兩隻漂亮的和平鴿,口銜“和平之船”的飄帶。《五寶帆船》在“哥德堡號”來訪廣州之際製成,紀念意義獨特。
  
  2.筍衣浮雕畫《春遊圖》

  工藝師:陳紹波

  名家解說(羅學光):用筍衣製成浮雕畫的形式,在國內史無前例。其作者殘障人士陳紹波被譽為“筍衣作畫第一人”。陳紹波發現,通過竹筍陰陽面的自然墨色變化及天然的銀光效果,能夠呈現出深、淺、濃、淡的豐富層次感。他通過蒸、曬等程序讓筍衣呈現不同色澤,並著以彩墨,創作一幅畫往往要花費3個月以上。作者通過匠心獨運的浮雕處理,把平面國畫的風貌、嶄新的凹凸造形與筍衣表面的天然墨韻渾為一體,可謂集墨韻美、自然美、雕琢美於一體。
  
  3.紅木雕刻《蓮花如意床》

  工藝師:廖肇山、黃發盛

  名家解說(羅學光):蓮花如意床也叫西施靠、西施椅,是一種可靠可躺的小睡床。通過傳統工藝的形式製作實用傢具用品,堪稱新穎獨到。紅木雕刻的圖案微風拂動、荷香吐豔、小溪緩緩、水蓮朵朵、鴛鴦悠遊;寓意豐美和吉祥如意。
  
  ●口述故事:民間工藝傳承人馮錦強子孫三代的年畫保衛戰
  
  睿智、機敏、健談,眼前的馮錦強不太像個藝術家,而更像個生意人。實際上,如何讓傳統木版年畫走向市場,確實是他這幾年考慮得最多的問題。

  佛山馮氏世家的木版年畫是老字號“馮均記”的延續。在佛山木版年畫的盛期過去之後,馮錦強的父親馮炳棠一輩子沒有放棄這項事業,這也使得他們的作坊成為整個廣東省碩果僅存的正宗木版年畫生產地。現在,佛山木版年畫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佛山木版年畫始于宋元年間,是華南地區著名的民間年畫,距今有700多年歷史。清乾隆年間至抗日戰爭前夕,是木版年畫的黃金時期。當年印製年畫的店坊有200多家,從業人員達4000多人,門神畫的年產量達上千萬對,是珠三角地區家家戶戶過年過節的必備之物,影響遠及東南亞等世界各地的華人聚居處。佛山木版年畫包括門神、燈畫、榜邊畫等,它與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年畫齊名,並稱為“中國四大木版年畫”。

  馮錦強回憶起那段輝煌歲月,還是有些心醉神迷:“我曾祖父已經開始做木版年畫了,但他當時吸鴉片,沒把心思放在年畫製作上,做出來的東西很一般,常常被同行欺負。後來,我曾祖母寫信給在越南幫親戚幹活的我爺爺馮均,讓他回來繼承父業。我爺爺對年畫進行了認真研究,在顏料、套印等方面作了很多創新,做工也非常精細。那個時候,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都知道‘門神均’。而且,他的年畫發到海外都不用驗貨,大家覺得馮均做的一定不會差。”
 
  可惜的是,經歷了抗日戰爭和“文革”的浩劫,“門神均”所做的版畫只剩幾十張了,兩三百套舊刻樣(刻上畫的木版)只剩下六七套,少數沒被毀壞的也進了國外博物館。經過馮錦強的父親馮炳棠的修復,現在他們家差不多有40套刻樣。這次展出的作品都由馮炳棠創作,其中一幅門神畫用了佛山特有的“萬年紅”作為背景。

  “經歷了這麼多風波,我父親也不敢打開來做了。他本來就是個老實本分的民間藝術家,對市場也沒把握。一直以來,他壓力很大,身體也越來越差。眼看著這門傳統藝術要失傳,我決定回家跟他一起幹。”馮錦強此前在做電器生意,把批發來的電器賣到省內外甚至國外。
 
  1996年,年輕的馮錦強給當時的佛山市市長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詳細介紹了他們家族的這門工藝,為它的生存感到擔心。市長把這封信轉給佛山市民間藝術社,“1998年6月17日,專門製作木版年畫的民間藝術作坊成立。”成立了這麼多年,這個作坊其實只有馮炳棠、馮錦強父子兩個人,基本上是父主內、子主外——馮炳棠負責創作,馮錦強拓展市場。

  但早些年作坊一直虧損,父子倆時常爭吵。“父親的思想比較保守,做事有顧忌,怕虧錢。”最近一兩年,馮錦強走市場走出了成效,作坊的經營開始慢慢好轉。他確立了木版年畫的中高檔路線,把原來簡單的年畫裝裱起來,開發木版年畫的相關產品,比如在服裝、鑰匙扣以及各種工藝品上運用木版年畫的圖案。他也不斷提升馮氏世家的知名度,比如為在佛山召開的第12屆省運會設計以黃飛鴻為原型的吉祥物“鴻鴻”。最近,他又有了一個創意:像“陶吧”一樣,年畫作坊也可以增強與顧客的互動性。而由於木版年畫具有特殊的文化傳承作用,又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他希望能把這個百年老鋪作為一個旅遊景點,遊客可以參觀木版年畫的生產過程,可以自己動手製作,還可以在這裏購買一些年畫紀念品。

  “很多人罵我,說我不好好繼承這門傳統工藝,讓我們馮氏年畫的藝術價值降低了。我承認,我現在還在學習年畫製作,還達不到我父親的水平。但是,一方面要繼承,一方面也要發展。我們不能老靠政府扶持,木版年畫要自己有生機才能傳下去。傳統的東西再好,沒有市場前景,沒有人來學,我們這個工藝就要失傳。反而言之,我們走市場走得順,名氣和經濟效益提高,才有更多的資金來保存和開發傳統工藝。我必須要拿經濟來補傳統,再好的藝術,你流落街頭,誰看你?”(來源:南方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