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打造“日本白宮”謀當“強權首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02 19:33:39  


  中評社香港10月2日電/國際先驅導報報道,安倍晉三于9月26日正式入主首相官邸。這名戰後最年輕的日本首相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計劃對首相官邸機構實行大規模改革﹐使首相官邸成為像美國白宮一樣的集權機構。

  日本媒體透露﹐安倍首相官邸機構改革計劃的首要內容是創建日本版“國家安全委員會”──效仿美國白宮﹐建立一個可以迅速就重大的外交﹑軍事和經濟問題決策的機制﹐提升首相官邸的快速反應能力。

  實際上﹐日本政府原本就有一個專門決定外交﹑軍事和經濟等領域重大政策的機構﹐即“安全保障會議”。這個機構以首相為首﹐官房長官﹑外務大臣和防衛廳長官等有關內閣大臣參加﹐但與會者只是在程序上批准外務省和防衛廳等中央省廳早已商定的政策﹐只是走走形式而已。

  過去日美兩國政府協商外交和安全保障等問題﹐分別由日本外務省﹑防衛廳與美國國務院﹑國防部進行﹐也不是直接聽命于首相﹐不受首相官邸直接指揮。安倍對這種現狀感到不滿﹐他有意加強現有“安全保障會議”的職能﹐任命隸屬這個機構的專職首相輔佐官﹐同時增加專職工作人員。安倍此舉意在加強首相官邸的集權﹐獨攬外交和軍事等領域的決策大權。

  安倍在接任首相前擔任內閣官房長官一職﹐這一職位被戲稱為首相的“大秘”﹐內閣官房則相當于為首相服務的“秘書辦公室”。在對這一職務親身體驗之後﹐安倍也把強化首相對官房的控制作為打造“強權首相”的重要步驟。

  現行內閣法規定首相官邸只能設置2名官房副長官﹐安倍准備將官房副長官人數增加至5人﹐分管外交與安全保障﹑經濟﹑教育以及行政改革方面的工作。安倍還打算提高內閣廣報官(相當于政府發言人)的地位﹐讓其加入政權中樞﹐定期舉行記者招待會﹐發布新聞﹐同時減少官房長官的記者招待會次數。這等于為官房長官設置了一道“屏風”。

  為了實現首相官邸主導政策制定﹐安倍將改變由各省廳向首相官邸派人的做法﹐而改為自己親自任命數十名內閣官房的審議官和參事官。但根據現行《國家公務員法》﹐首相不擁有這一任命權。為此﹐安倍預定于明年向國會提交國家公務員法修正案﹐以獲得任命權。

  作為加強首相官邸集權的第一步﹐安倍上臺後將首先在內閣官房增設“官邸特命室”﹐由5至10名工作人員組成﹐負責研究和制定首相交辦的外交﹑軍事和經濟政策。9月21日﹐也就是在安倍當選自民黨總裁的第二天﹐首相官邸已經以電子郵件方式向各省廳發布“公開招聘通知”。據說﹐已經有70多人報名參加應聘。招聘工作將分考核和面試兩部分進行﹐相當嚴格。

  與此同時﹐安倍還考慮在內閣官房設立一個首相直接管轄的“對外情報機關”﹐從警察廳﹑防衛廳﹑內閣情報調查室和外務省等部門選拔優秀人才﹐負責在日本國內外收集外國的政治和軍事等方面情報。日本政府現有警察廳﹑公安調查廳和內閣情報調查室等情報機構﹐工作重點是收集和分析國內的治安情報﹐而在收集外國情報方面薄弱﹐人員和權限也無法與其他西方國家相比。安倍要改變這種狀況。

  如果安倍的改革計劃能夠完全付諸實施﹐那麼首相官邸將成為一個大權獨攬的日本政府決策中樞﹐首相將成為一個真正的強權領導人﹐外務省和防衛廳等省廳的發言權將被大幅削弱。

  但是﹐要改造﹐就要打破條條框框的限制﹐這就增加了安倍成為“強權首相”的難度。比如安倍謀建“國家安全委員會”就需要修改現行法律或者制定新法律﹐即使盡快向國會提交相關法案也要等到明年召開通常國會以後﹐再說國會進行審議並投票表決也需要時日。在這種情況下﹐安倍只能分兩個階段來對首相官邸機構實行改革﹐第一階段充分地利用現有機制﹐並加強有關機構的職能﹔
 
  第二階段爭取早日向國會提交相關法案﹐為全面實行首相官邸機構改革鋪平道路。日本主流報紙9月22日公布的民意測驗顯示﹐盡管多數選民支持安倍晉三﹐但很多人也對他的領導能力表示懷疑。

  《朝日新聞》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在1062名被調查者中﹐有59%的受訪者支持安倍﹐但只有29%的人相信他有卓越的領導才干。這對于剛剛上任的日本“領路人”來說﹐絕非一個好消息。

  安倍從首次當選國會議員到當上首相僅花了13年時間﹐這在戰後算得上是罕見的“超速晉升”﹐同時也鑄成了安倍的“軟肋”﹐外界常常質疑他政治資歷淺﹐有人氣沒能力。

  而對新首相的期待﹐隨著安倍人氣的攀升也水漲船高。在另一份主流報紙《每日新聞》進行的調查顯示﹐日本選民們希望安倍把施政重點放在財政和社會體制改革﹑促進經濟增長以及改善與亞洲鄰國關系上。

  實際的考驗接踵而至﹐組建一個新內閣和選擇自民黨的執行陣容成為對安倍能力的首輪考驗。9月25日﹑9月26日﹐安倍相繼交出兩份答卷。對于安倍這兩份答卷﹐與自民黨聯合執政的日本公明黨代理干事長太田昭宏對記者說﹐安倍內閣主要職位配備老手﹐官房長官﹑副長官﹑首相輔佐官都是互相了解的朋友﹐安排得很巧妙。

  日本經濟界也對安倍新內閣紛紛表示歡迎。經濟同友會代表干事北城恪太郎認為﹐這是一次強有力的人盡其才的組閣﹐在結構改革的決心﹐經驗和行動能力﹐以及擁有廣泛的支持等方面都很突出。

  批評的聲音來自日本媒體﹐如共同社擔心內閣成員論功行賞色彩濃厚﹐影響效力。更尖銳的批評來自一些在野黨。如最大在野黨──民主黨干事長鳩山由紀夫認為﹐新內閣是造成社會差距拉大的小泉內閣的繼續﹐不具有轉換官僚主導政治的力量﹐從這些內閣成員的面孔來看﹐好像不會有什麼開拓。

  到底應該給安倍的首輪考驗打多少分呢﹖恐怕難以有一致的說法。不過﹐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的劉江永教授認為﹐能否使內閣這盤棋轉起來才是對安倍最大的考驗。

  劉江永教授認為安倍的執政能力不是表現在政治資歷上﹐比如擔任過多少內閣職務﹐這方面是安倍的弱項。“不過‘領導人才’並不一定是專家﹐關鍵在于能夠博採眾長﹐能夠兼收並蓄﹐能夠組織團隊能調動‘能人’的積極性。

  安倍的前任小泉習慣自上而下強力推進﹐說一不二﹐協調﹑溝通能力不足﹐顯得有些剛愎自用﹐安倍處事為人比較圓融﹐這是他比小泉有優勢之處。”如此看來﹐安倍政權的執政能力還是要看“發動機”運轉起來以後的表現。


    相關專題: 小泉退位 安倍出任日本首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