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2日電/世貿組織對中國貿易政策的首次審議在19日和21日兩天進行,世貿組織貿易政策審議司司長布恩坎普表示,這次審議進行得非常好,這可以說是今年最重要的一次審議,因為這是中國入世以來其貿易政策首次接受審議。
據新華社報道,布恩坎普說,此次審議中國貿易政策共收到世貿組織成員提出的1100多個書面問題,這可以說創下歷史紀錄,以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其他成員收到如此多的問題,可見中國是多麼受關注。
按照審議程序,世貿組織成員須在審議正式開始前20天左右向被審議方提出書面問題單,以便被審議方有足夠的時間準備答案。被審議方要在審議大會上把問題的書面答案散發給提問題者,并繼續回答一些現場提問。世貿組織成員提問的范圍非常廣泛,涉及到經貿政策、具體做法以及世貿規則等方方面面。
布恩坎普說,在兩天的審議過程中,中國向世貿成員提供了約200個問題的書面答案,中國承諾其余問題在下個月之內答完。他說,中國在審議中不能答完所有問題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因為回答如此多的問題確實是一項極其困難的工作。與美國等成員不同的是,中國回答提問面臨語言難題。世貿組織成員一般用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三種語言提問,中國要把所有問題帶回國內,翻譯成中文後,再交給不同的部門去回答,而不同的部門在作出回答後,還要把答案翻譯成英文,所以這是一項非常耗時耗力的工作。正如審議大會主席克勞迪婭﹒烏裡韋女士所講,中國在極短的時間內能回答一半以上的問題已經非常難得。
布恩坎普說,率團參加審議的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21日利用審議間隙與世貿組織總幹事拉米舉行了會見。拉米對此次審議感到非常滿意,拉米還強調,貿易政策審議對促進中國國內改革非常有利,因為審議會促使中國國內不同的經濟部門,特別是與世貿有關的部門一起探討各項政策措施,有利於它們之間的協作,促進改革的繼續。世貿組織秘書處起草的《中國貿易政策審議報告》和世貿組織成員提出的各種問題對中國都是重要的參考,有利於促進中國國內改革。
事實上,從2001年中國入世以來,世貿組織每年都對中國進行過渡性審議。許多人不理解過渡性審議和此次貿易政策審議有何區別。布恩坎普就此解釋說,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審議,過渡性審議是按照入世議定書而對新成員進行的審議,其內容主要是審議新成員履行議定書中所規定的義務的情況,而且被審議方不必回答成員提問。而貿易政策審議是世貿組織永久機制之一,所有成員都定期接受審議。
此次對中國貿易政策進行的審議涉及內容非常廣泛,它包括中國經濟發展大背景,中國貿易政策的演變,以及兩者之間如何相互關聯和相互支持。審議所涉及的時間跨度也非常大,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一直到2005年。
布恩坎普還說,中國人應對貿易政策審議有正確理解。這種審議的目的是增加世貿組織成員政策的透明度,促進成員之間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最終促進和完善多邊貿易體系。需要指出的是,貿易政策審議機構並不是司法機構,也不是仲裁機構,審議結果并不會強行要求世貿組織成員改變政策或做法。
他說,中國作為經濟大國首次接受審議,自然受到極高的關注。通過第一次審議,世貿組織成員加深了對中國貿易政策措施及做法的理解。當然,許多世貿組織成員對中國的一些政策措施仍存在疑問,并期待著中國回答尚未回答的其他問題。但總的來說,第一次審議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相信在兩年後下一次審議進行時,中國在各方面,特別是在回答問題方面會取得新的重要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