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布什真的很失敗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22 09:55:13  


  中評社香港11月22日電/環球時報今天刊登評論文章說,在很多中國人看來,美國總統布什最近失敗極了。中期選舉輸掉了共和黨掌控多年的參眾兩院,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被迫辭職,伊拉克戰場壞消息不斷,民意支持率接連下挫。看上去布什把美國搞得一團糟,真有點兒怨聲載道的味道。

  文章指出,一些普通美國人似乎不這麼看。在許多外國人眼裡,布什的反恐戰略好像是失敗的。但這隻是從外交上看美國的政
策,而美國人卻更多地是從內政上看美國政策。即使是同一個伊拉克戰爭,美國人與歐洲人或者阿拉伯人的看法也並不相同。美國人眼中的伊拉克戰爭更多的是一種無法或不該承擔的負擔,是倫理上的問題。

  對美國人而言,還有一個事實不容忽略,那就是自“9•11”事件以來的五年,美國本土再也沒有受過甚至是很小規模的恐怖襲擊,一些密謀的襲擊也在美歐安全部門的聯手打擊下,胎死腹中。

  文章說,可以說,這些年來,美國人的安全感是在不斷提升的。更為重要的是,美國經濟穩中有升,當前的失業率、通貨膨脹率都處於12年來最低水平,利率上升、油價暴漲似已偃旗息鼓,股市又連創新高。美國《華爾街日報》在中期選舉前刊登的《經濟繁榮?與我無關!》一文所說,“我們承認經濟繁榮……即使你對美國政治並無多少研究,也能預見到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經濟不會像以前那樣成為主要話題,人們爭論的話題很自然地會轉到伊拉克問題上。”換句話說,正是因為有了安全的保証、經濟的穩定,美國老百姓才會用一種倫理的眼光來看伊拉克問題。而中期選舉本來就是美國在野黨為爭奪國會議席、州長職位,對執政黨“挑刺”的選舉。當國內經濟沒有太大把柄,說中國問題又沒有依據,反恐方向大體正確,伊戰就成了共和黨的軟肋。布什當前的“失敗形象”也就是這樣形成的。

  有些媒體制造出的這種輿論,不僅給人以布什非常失敗的假象,而且還給了人們以美國將會出現大幅糾錯的錯覺。事實上,民主黨即便是掌控了國會,也未必會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大幅糾正所謂的布什政府的戰略失誤。這種判斷是基於三個重要的事實:第一、美國民眾不會允許政府對反恐有絲毫懈怠。美國人對反恐的支持力度,已經達到了可以犧牲各種自由程度(比如被監視、受盤問、遭搜身等)來換取的地步了。民主黨既不願意,也不可能去顛覆布什政策,逆潮流而動。第二、民主黨拿不出一套比布什政府更有效的辦法解決當前伊拉克的問題,如果說伊拉克是個陷阱,那也是個隻能進不能退的陷阱,對民主黨也一樣。第三、民主黨不會排斥使用武力解決重大的安全問題。許多人指責布什編造借口強行對伊拉克動武。但是,一旦美國安全受到威脅,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會做出一樣的選擇。

  因此,無論是從美國民眾的意志,還是從伊拉克問題的復雜性和民主黨的政治偏好來看,民主黨掌控國會的美國很難超越布什當前的政策。而民主黨要想在反恐、經濟等方面比共和黨做得更好,也未必那麼容易。民主黨能做的或許隻有一種可能:允許布什政府延續五年多來的戰略,然后利用國會的主導權來“折磨”政府,以便2008年奪取總統寶座。

  文章指出,概括起來說,美國的戰略目標沒有變,也不會變,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反恐依然是其核心。美國政治依然要圍繞著反恐而展開,除非恐怖主義的威脅確實減弱。這就決定了調整首先隻能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手段、方式和策略,其次調整的幅度不可能太大。事實上,布什政府今年以來已經在做這樣的調整了。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曼德爾鮑姆教授曾說,以前有德國、日本或蘇聯的威脅,使美國有明確和清晰的戰略目標和成功率,而美國15年來所有的戰略失誤,都是由於后冷戰時代缺乏明確的威脅所至。“9•11”事件看似使美國找到了威脅所在,但威脅卻呈現了復雜化、分散化、潛在化的特征。應對這種新威脅遠遠不是一兩屆政府能夠解決的。

  可以說,布什政府當前面臨的問題,不是完全由布什總統及新保守派所導致的,而是美國在應對后冷戰國際環境新變化中必然會出現的困境,應對這種困境,共和民主兩黨可以選擇的政策區別的余地並不多。因此,我們若要准確地把握美國的戰略動向,還需要透過表象看實質,充分地看到美國國內政治的復雜性,不必匆匆忙忙地給布什政府的戰略下一個結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