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中評社 李子寧攝) |
中評社福州8月3日電(記者 李子寧)8月2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在第五屆兩岸融合發展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孫亞夫表示,兩岸融合發展是新時代對台工作實踐中產生的一項主張。2014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第一次提出“促進經濟融合”的主張。此後,歷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闡述,從“兩岸經濟融合”到“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再到“兩岸融合發展”、“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這一主張不斷豐富和成型,成為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的一個要點。近10年來,我們不斷為促進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積極努力。
孫亞夫指出,兩岸融合發展是對台工作的創新思維,它的主要途徑是交流合作,沒有交流合作就不會融合發展,但它又比促進交流合作的意義深刻。它包含了促進交流合作,也直接表明了交流合作的目的是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使整個兩岸關係更為緊密,以利於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孫亞夫表示,認真閱讀習總書記有關論述,仔細觀察有關實踐,兩岸融合發展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經濟方面,兩岸應通盡通,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文化方面,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化育後人。社會方面,推動兩岸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公共資源、公共服務等領域交流合作;兩岸同胞交流互鑒,加深理解,增進互信,達到心靈契合。二是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鼓勵台灣居民尤其是青年到大陸學習、生活、就業、創業,為在大陸的台灣同胞台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從2018年開始,出台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措施(“31條”、“26條”、“11條”、“22條”等),為台灣居民開放53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81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等等。
孫亞夫指出,在實踐中,兩岸交流合作和融合發展很可能就是一項項活動、一件件事情,活動、事情有大有小,影響有大有小;在沒有制度化和機制化之前,是單個的、斷續的,持續性不夠。但是,我們不應小看每一次交流合作活動、每一件有利融合發展的事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1987年兩岸隔絕狀態結束以來,正是一項項經濟合作、文化交流、社會往來活動,一項項政策、措施,匯聚成波瀾壯闊的大潮,擴大了共同的經濟利益,密切了共同的文化紐帶,增進了共同的同胞感情,推動了兩岸關係發展,產生了各領域融合發展的重大影響,成為遏制“台獨”分裂行徑的重要因素,也成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的重要途徑之一。
孫亞夫表示,兩岸交流合作和融合發展產生的更深層、更長遠的作用,是在兩岸尚未統一的情況下,維繫了兩岸經濟文化社會聯繫,同時也維繫了兩岸同胞共同的中華民族認同、中華文化認同。在兩岸敵對關係尚未正式結束、諸多政治分歧問題尚未解決、“台獨”分裂勢力依然猖獗的情況下,要解決台灣社會所有的認同問題特別是政治認同問題,是有困難的,而這又是實現和平統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認真分析近二、三十年台灣民眾的社會意識可以發現,他們的認同出現問題主要發生在政治方面,如身份認同、“國家認同”,等等;但是在民族認同、文化認同等方面沒有發生根本蛻變。以身份認同為例,近二、三十年台灣民意調查反映,多數台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大幅下降、台灣人認同大幅上升;但是如果問及是否認為自己屬於中華民族,是否喜愛中華文化?贊成或同意的比例很高,大大超過反對或不同意的比例,即他們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沒有根本的變化。深入分析,多數台灣民眾的中國人身份認同變異,是受“台獨”勢力進行“台獨”教育、宣傳和實行“去中國化”政策影響而產生的,是一種政治方面身份認同的變異,而不是民族、文化方面認同的變異。台灣民眾的中華民族認同、中華文化認同是與生俱來、渾然天成的,中華民族認同、中華文化認同在台灣根深蒂固、枝繁葉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連續性,是不可能被磨滅的。這一特質對於兩岸關係發展和祖國統一是極其寶貴的。幾十年的兩岸交流合作,近十年的兩岸融合發展,在維繫兩岸同胞共同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保留兩岸和平統一的民族和文化基礎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它最重大的意義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