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近一段時間,香港的旅遊、零售等多項經濟數據亮起紅燈,固有優勢也被後來者追趕,經濟轉型遭遇瓶頸。與此同時,香港社會進入矛盾多發期,政治爭拗不斷。市民感覺仿佛在十字路口徘徊,前路迷茫,不知何往。中央十分重視香港的發展,在這關鍵時期,由香港特區政府主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即將開幕,意在給香港發展“立牌引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將蒞港參加,給香港各界帶去信心和希望。
香港並非“皇帝女不愁嫁”
全球經濟都在承受下行壓力,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香港所面臨的國際競爭不可避免地變得日益激烈,壓力尤其來自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教授、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表示,香港的固有優勢雖一時不會被取代,但並非“皇帝女不愁嫁”。周邊的國家、地區飛速發展,若不奮起直追,香港的生意會被逐漸搶走。
發展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事實上,香港的經濟已呈現滑坡趨勢。上周剛公布的香港第一季度生產總值(GDP)按年僅升0.8%,增長速度為4年來最低,按季更倒退0.8%;約1個月前,香港在全球86個金融中心的排名首次跌出三甲,“紐倫港”變成了“紐倫新”;更早的數據顯示,自去年開始,香港旅遊、零售、酒店、餐飲等行業都出現嚴重的倒退。產業結構過於單一,貧富差距超過警戒線,就業住房等難題,讓轉型中的香港經濟徘徊在十字路口。“香港人有一個盲點,老是以為自己有很多優點,‘皇帝女不愁嫁’,但世界上沒有這回事。”雷鼎鳴說,香港的優勢已經在逐漸削弱。
香港青年議會會長馬鴻銘的看法更不樂觀,他認為,香港與周邊城市相比,已經處於令人憂慮的劣勢,不僅是新加坡,甚至已被鄰近的深圳超越。
港人對前途感到仿徨,急需一個突破瓶頸的發展轉機。
把握國家發展戰略“東風”
中央當然不希望看到香港的經濟沉淪下去,而是希望香港經濟越來越好。回歸以來,中央對香港傾注了大量心血,每次香港遇到風雨波折,都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關注和全力支持。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3年的非典病毒侵襲、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每次都有國家領導人專程訪港,提振信心、堅定信念、帶來機遇。
這次中央再次為困境中的香港帶來“東風”——5月1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將出席由香港特區政府主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香港各界都將此視為巨大的鼓勵和支持,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央給香港經濟指出的“引路牌”。
“一帶一路”涵蓋亞歐大陸和非洲的60多個國家,其中涉及各國基建、融資、法律保障、訴訟和仲裁等多個領域。而香港坐擁豐富的金融和專業服務經驗,若能參與其中,不僅能為祖國發展做貢獻,亦可突破瓶頸,找到新的發展契機。
香港各界都對“一帶一路”極抱期待。特首梁振英稱,“一帶一路”對香港的機遇,比30年多前的中國改革開放還要大。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范徐麗泰說,張德江蒞港出席“一帶一路”論壇,是要說明香港如何在“一帶一路”的大發展策略下尋找機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理工大學前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劉佩瓊則認為,張德江來港介紹“一帶一路”,將會幫助有力提振香港經濟。
甩掉包袱重振“香港精神”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央重視香港在落實“一帶一路”戰略中所能發揮的重要獨特作用,但香港能否有效把握這次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取決於香港全社會的主流意志是否堅定。
今年兩會期間,張德江在會見港區人大代表團時曾指出,香港的地位由經濟地位決定,而不是靠搞街頭政治出名。希望香港切莫蹉跎歲月,勿將經濟問題泛政治化。
“香港沒有天然資源,要生存必須靠與外界的交換。”雷鼎鳴表示,香港基本沒有本地市場,很多投資者來香港是為了打入內地,但現在香港的社會環境越來越泛政治化,甚至還出現了“港獨”的聲音,外國人還會放心來香港做生意嗎?
“當前香港仍有‘一帶一路’‘十三五’等如此多的機遇,更有國家的大力支持,沒有理由自我放任下去。”馬鴻銘認為,各界應團結一致摒棄政治干擾,緊抓機遇促發展。
可喜的是,已經有不少港企在行動。今年4月,香港多個主要工商組織外訪頻頻,目的地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吉爾吉斯斯坦、伊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帶一路’很多項目都大到足以支撐一個企業老板百年歸老。”香港全港各區工商聯會長、香港比富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主席李鋈麟已開始涉足“一帶一路”,“例如鐵路、碼頭、天然氣,我都有項目在談,主要是作為中間人角色,有些項目年底就可以落實。”李鋈麟說。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只要甩掉政治包袱、重新找回“獅子山精神”,香港必將能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凝聚共識,重回良性發展軌道,擺脫目前的困境。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