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的“過境外交”遭遇到空前的挫敗,至少在表面來看,這是台灣自七十年代初期被迫退出聯合國以來,所遭遇到最大的一次打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美國政府擺明嫌棄陳水扁的一個政治動作。
興揚之旅的目的地巴拉圭和哥斯達黎加幾乎被所有的媒體遺忘了,台灣媒體甚至揶揄陳水扁簡直是在搞國際漫遊。除了極個別媒體之外,大多數的台灣媒體對於陳水扁今次的外交挫敗,都給於嚴厲的批評。
台北當局說,不讓陳水扁過境美國本土的決定,是美國政府迫於北京外交壓力﹔加之在伊朗核危機處理期間,美國有求於北京,因此不得已而為之。這樣的說詞顯然比較牽強,也是台北當局一廂情願的自圓其說。
美國人之所以在過境外交問題上,沒有充分滿足陳水扁的意願和要求,甚至連最基本的外交禮儀和顏面都不給,據說是布什總統的最終決定。
根據台灣媒體的分析,這樣的決定,一是對陳水扁在終統問題上企圖制造台海危機,拉美國下水的懲罰﹔
二是對陳水扁近年來政治上出爾反爾,無視美國人的戰略利益,刺激美國對台政策容忍底線的反擊﹔
三是美國政府借此機會迂回表示了政治上拋棄陳水扁的立場。
和之前馬英九訪問美國期間,美國給於的高規格禮遇相比,外界能夠獲得的強烈印象是,美國對台政策已經出現明顯的傾斜,傾斜對象很顯然是馬英九。
美對陳水扁作精細切割
有關媒體披露,美國對於陳水扁過境外交的諸多決定,在第一時間同步知會了國民黨,這是個值得注意的訊號。
人們還注意到,美國今次全然不給陳水扁好臉色,實際上也已經將陳水扁本人和民進黨做了一次精細的切割。
如果將這次陳水扁過境外交受挫,視為是中美兩國共同維護台灣海峽局勢和平穩定的一次嘗試,也未嘗不可。但這並不是最直接的原因,也不是布什政府做此決定的終極因素。
我們的觀察點不在於陳水扁已經遭遇到的挫敗的前因,而在於這次挫敗勢必產生的諸多邊際效應和延伸後果。
陳水扁以及他的國安會智庫團隊,當然並不是全然不知道和美國公然對著干的後果。事實上,迄今為止,如果是某種懲罰性的措施,也就光意味著懲罰性的措施,只能產生階段性的負面效果。
這種負面效應或許將延續到2008年,但是並不會對美台關系產生傷筋動骨的實質性影響。只要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棋盤上還需要借助和利用“台灣牌”,任何偏離美台關系軌道的脫序現象,最終都會回歸到原點。
這樣來解讀和理解陳水扁的任性、執著,一意孤行,即可以知道,他的偏執有著自己能夠自我認同的道理。
民進黨始終避免對著干
某種意義上,陳水扁的忍辱負重,以及他的空軍一號的國際漫遊,加上美國人無法理解的神出鬼沒遊擊戰作風,至少在第一時間產生了過境外交的邊際效應。
君不見,所有的媒體和公眾注意力焦點,已經將吳淑珍以及陳水扁近臣所有的貪瀆弊案拋之腦後: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效應,相信是人們始料不及的。犧牲的是台灣外交禮儀和國際形象,而成全的是陳水扁家族的聲譽。
如果陳水扁是這樣設計的,我們必須承認他的高明﹔如果這只是一種意外收獲,我們只能說陳水扁和吳淑珍命不該絕,還可以在台灣的政治舞台上享有多一些喘息的時間。
我們注意到,在整個危機處理過程,陳水扁以及民進黨當局始終沒有和美國直接對著干,沒有對美國的最終決定發表具有進攻性的反擊言論。
遷怒的對象則集中在台灣在野黨,更多的是對中共當局外交封殺的控訴和抗議。
值得注意的是,在陳水扁過境外交問題上,北京對台當局以及外交部門並沒有出現以往的高調表態,印象中只有李肇星外長在公開場合中的一貫立場重申。外交部新聞發言人也只是例行性的發言,更多的只是冷眼旁觀,保持低調觀察。
這就在很大程度減弱了台灣輿論對北京外交打壓的持續關注造成的沖擊波。未能使北京成為陳水扁惱羞成怒的情緒化宣泄對象,顯示出北京在處理類似問題上已有某種程度的成熟。
既然是美國出手,無論輕重,都是華盛頓自己的事﹔旁觀而不出聲,遠比在一邊喋喋不休的效果要好。
陳水扁完全不按牌理出牌,表面上是賭氣、率性。其實,在美國高調表態之後,他采取了不按照美國人的規定,突然轉道阿聯酋、阿姆斯特丹,延長去程時間,其實是刻意在公眾面前營造一個哀兵的、受欺負者的弱勢形象。
陳水扁善於悲情訴求,善於制造悲劇效果,博取社會公眾的同情,這一次也是如此。這般弱勢、委屈形象的塑造,至少可以凝聚泛綠陣營基本支持民意的重新認同,而且還可以即時喚起台灣多數民意對台灣“國際孤兒”艱難處境的身同感受。
當陳水扁的專機在空中飄遊,在各個機場短暫逗留、加油,在專機上多次流露出無奈的笑容,諸此種種,透過媒體的鏡頭,記者的筆觸,都會增加公眾對陳水扁的同情分和印象分。
而台北當局處理相關新聞的尺度,也開始更多朝無可奈何、忍辱負重的方向傾斜。這種新聞處理手法將隨著陳水扁的出訪,每一天都高頻率地出現在台灣和國際媒體上,可以產生的遞增效應可以想見。
在現實的國際情勢之下,台灣很難獲得主觀意願希望達到的外交突破願景,而北京也很難完全窒息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呼吸管道。
北京現階段只能權宜性借助美國的影響力,有限度地遏止陳水扁在法理台獨上的越走越遠。北京甚至孤注一擲,卻很難改變台灣希望繼續自立於大陸之外的現狀。
從美國這次處理陳水扁過境問題,我們對於美國嫻熟地將兩岸問題,或者台灣問題玩弄於股掌之間,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相對於台灣其他政治人物唯美國意志馬首是瞻,對美國亦步亦趨,唯唯諾諾,陳水扁突然站起來和美國人說不,不願意按照美國的安排路線行事,也稱得上是異數。
盡管更多的是破罐破摔的成分,但在相當部分台灣人的心目中,也可以算是“另類英雄”形象。這種標新立異或將成為陳水扁另一種可以利用的政治資本。
陳水扁會“哀兵必勝”嗎?不妨拭目以待。(文章來源:聯合早報 作者:陳子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