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水扁再以出賣誠信的方式,突圍過境利比亞。 |
中評社香港5月12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題為〈越錯越勇:陳水扁走上自我邊緣化的險徑〉的社論說,陳水扁政府計畫重開利比亞辦事處,算不算“外交”突破,要看放在什麼樣的脈絡里檢視。在陳水扁對美國的賭氣之旅中,能在西行途中找到一個新的落腳地點,並受到熱情接待;對這次旅程而言,自然算是一次突破。
然而,利比亞畢竟是國際公認的流氓國家,狂人卡達非則是只手執政近四十年的大獨裁者和恐怖主義者。雖然該國近年在反恐壓力下頻向西方示好,但民主國家避之唯恐不及;而陳水扁卻主動對利比亞政權投懷送抱,若非太過無知,也恐失之魯莽。何況,利比亞迄仍是美國的重要敵對者,同時也是中國大陸很能影響的國家。
社論認為,從國際戰略來看,完全看不出陳水扁此行「不做美國龜兒子,寧為卡達非新朋友」的操作手法,對台灣有何宏觀利益。台灣絕無可能與利比亞發展出具有國際戰略高度的關係,而此次過境驚奇,恐怕只是陳水扁與卡達非「個人對個人」的一場外交「轟趴」而已。
社論說,此次打游擊式的謎航之旅,其中是否暗藏了什麼見不得天日的秘密交易,亦令人頗有想像空間。例如,陳水扁日前過境阿布札比,即傳出台灣向阿聯酋購買小型潛艇為交換條件,同時也將開放該國IPIC公司投資廿餘億美元入股中油轉投資的「國光石化」。亦即,陳水扁是以軍購及引進阿聯酋資金入主中油為條件,換取了阿聯酋的過境。
同樣的,在卡達非之子賽義夫今年元月來台訪問時,國光石化「適巧」成立;陳水扁也指示中油出售國光股權,以便利比亞參與合作。換句話說,陳水扁此行的過境驚奇,其中究竟隱藏了多少秘密交易,對台灣有何利弊得失,都不能只憑著“國安局”的黑箱作業和高層指示交辦,便任其一手遮天,而必須經過透明化的合理評估。即使當局暗示輿論朝「開拓油源」的方向來思考過境利比亞的利益,也必須檢視這是否只是挖東牆補西牆而已。
因此,陳水扁過境利比亞的“外交”突破,台灣究竟付出了多少代價,恐怕接著必須接受精算考驗。
社論分析,再從總體“外交”戰略部署看,陳水扁為了自己的顏面,不惜與台灣最重要的夥伴美國翻臉,卻跑去向聲名狼藉的卡達非示好;輕重相權,這是得是失,已是不問可知。
事實上,陳水扁為突破個人聲望低潮所製造的“外交”煙火秀,恐怕不僅不能為台灣帶來長期、穩定的利益,反將使台美關係出現一段新的冰凍期,那將是陳水扁繼「終統」風波後應該負起的又一責任。
社論認為,陳水扁這次出訪的偏執表現,可以概括為三項偏離:一是偏離了台灣利益與美國軸心的外交主流,二是偏離了民主的普世價值,三是偏離了主流民意的期待。
這三個偏離,顯示陳水扁正走在一條自我邊緣化的險徑上。這是他的性格使然,每次遇到挫折,他就選擇一個更極端的道路脫困,結果反使自己陷得越深。他自稱是「越挫越勇」,其實是「越錯越勇」;不認輸的阿扁,永遠覺得錯不在己,他也從來不吝於把台灣利益作為個人的政治賭注。
社論總結表示,過境利比亞,堪稱是陳水扁謎航之旅的謎中謎。反美三十多年的卡達非,近年因尋求與西方的和解,被稱為「轉彎的革命者」。相形之下,陳水扁在他「轉彎的旅途」中,把自己從「抱美國大腿」者變成了反美急先鋒;在他降落利比亞的一刻,他心裡想的是轉彎前或轉彎後的卡達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