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0日電/美國《華盛頓郵報》日前發表文章認爲,近來全球股市下挫,折射出全球資本流動潜藏的危機。
新華網轉述該文觀點認爲,如今投資資本越來越具有全球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說,2004年,美國人的國外投資額達8560億美元,外國人在美國投資1.44萬億美元;日本的國外投資額達4140億美元,而外國人在日本的投資額爲2730億美元;新興市場國家吸引了5700億美元的外國投資 ,它們在國外的投資則達到9350億美元。理論上說,自由化惠及每一個人,儲蓄者將獲得較高收益,而擁有良好投資機會的國家將獲得資金支持。但全球金融活動也帶來新風險,投資者可能會成群結隊採取行動,先將大量資金投入,隨後又突然撤出。
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是這種情况。資本外逃使相關國家經濟衰退,投資者也蒙受巨大損失。
近年,因爲低息貸款時期過長,太多資金進入風險投資領域。一些投資者把錢投入了新興經濟體的股市債市,還有人選擇了商品交易(金和銅),小投資者則偏愛房地産市場,結果産生了大量“泡沫”。文章說,包括摩根士丹利公司的斯蒂芬·羅奇在內的一些經濟學家認爲,最近股市下跌是一個健康信號,說明公然的投機行爲有所收斂。
文章表示,上述話聽起來有些道理,但更有威脅的是,投資者在一個市場遭受損失後,會賣出他在其他市場的資産。全球投資者影響地方投資者,恐慌情緒將四處蔓延。而股市和房地産價格下跌會使消費者和業界信心低落。
文章最後說:“事實上,我們對全球各金融市場的相互聯繫知之甚少。它們太新,變化太快。我們能够看到希望和風險幷存,但不知道哪一個會佔上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