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民進黨和丟掉江山前國民黨何其相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5 09:49:01  


  中評社香港7月25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刊登社論說,,在一片低迷之中,這次民進黨全代會上唯一一次全場歡呼的場面,竟是在表決通過“解散派系”之際。高低兩種情緒的偌大反差,對照出民進黨的質變。

  氣氛低迷,是因為府邸弊案牽累政黨形象,全黨無力自清,只能苟且隨著陳水扁的敗德失能浮沈。振臂歡呼,是因為黨內各路散兵游勇終於造反成功,促使最大的武裝部隊“新潮流”繳械,這是亂軍勝出的激情。對社會的不滿漠然以對,對黨內權鬥卻充滿亢奮,這讓民眾看到了一個淪落的民進黨:它現在擁抱的是權力,而不是民主;它汲汲於黨內分贓,不在乎民意。

  社論說,如果要說“解散派系”是這次全代會最大的成就,那是因為整個會議根本乏善可陳。“黨政合議”的提案臨時退回,證明事前規劃太過草率,且未經實力派人物認可;“廉政條例”通過可以約詢陳水扁家人,其實只是應付一時輿論,不僅畫蛇添足,更可能使司法偵辦增添新的政治障礙。至於“解散派系”,可以預知其結局一定是派系運作轉入地下,新潮流變成“新暗流”,民進黨將更無法掌控。

  社論指出,撇開民進黨派系的恩怨及分合不談,他們彼此的猜忌和妒恨,其實不在信念的差異,而在實力強弱所導致的權力分贓不均。我們看到,在野時,派系競爭形成推促黨進步的力量;但執政後,派系反變成了彼此抵制的力量,更削弱了黨。在陳水扁聲望未墜時,不同派系還能勉強一統在他的權力意志下;但隨著陳水扁日薄崦嵫,民進黨就連這些素有淵源的差異都難以容忍,不惜同志操戈了。

  事實上,兩年前“解散派系”之議首度被提出時,原是一個較佳的解決機會。當時,陳水扁身兼黨主席,同時享有黨、政雙重權威,在他主導下,派系有可能以比較緩和的方式轉型、解散、甚至融合。可惜,陳水扁以要求“政務、黨務人員退出派系”的手法,信手化解了那項提案。當時,此舉還被譽為巧妙絕倫;沒想到,陳水扁的威望揮霍殆盡,而問題延宕至今,卻只能以最粗糙的方式撕破。

  解散派系,原是為了促進民進黨內部的團結;但正值黨政核心紊亂崩析之際,以各派系對新系的粗暴圍剿通過提案,反而埋下分裂及怨恨的種子。尤其,民進黨正處於頹勢,卻因內訌而必須解散主力部隊,不僅無助於凝聚士氣,恐怕更有害黨的戰鬥能力。 

  社論指出,可以預期,未來民進黨的派系不會消失,而將轉型為集結在“天王”旗下的不同勢力集團,各擁其主。如此一來,各個勢力山頭的理念成分將更形降低,彼此傾軋爭攘的紛爭將愈發激烈,民進黨悖離民主進步的路途也將愈發遙遠。 

  沒有對失職失德失格的陳水扁作出任何處置,卻毫不容情地對黨內最佳戰鬥部隊下達解散令,民進黨全代會交出的這張成績單,完全合乎一支敗軍的表現。在這個會上,未曾檢討黨的格局和氣質,未曾試圖對民間的不滿和學者的呼籲作出任何回應,卻忙著買票換票,忙著爭權內鬥;此時的民進黨,和丟掉江山前的國民黨何其相似!

  也因此,大會布幕上的精神標語“勇敢承擔”四個大字,更顯得格外諷刺。身為執政黨,放著眼前巨大的政治危機不顧,放著肩上沈重的執政責任不問,放著民眾殷切的改革期待不管,一心只想著內部的你爭我奪,盯著最後兩年的殘餘政治資源分配;民進黨的表現,真的令人徹底失望。

  此時,誇稱“勇敢承擔”的民進黨,和自稱“頭過身就過”的陳水扁,其實沒什麼兩樣,他們都已經變成自己言語的俘虜,迷上了自己的詐騙遊戲。問題是,跛腳的陳水扁,兩年後就可以坐享卸任領導人首俸祿;但跛腳的民進黨,要怎麼繼續打它的民主戰役?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