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派系,新潮流真的終結?答案是:不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7 14:31:46  


  中評社香港7月27日電/民進黨派系解散,惡鬥開始!

  台灣新一期新新聞報道,民進黨的問題不在新系是否解散,而在“後扁時代”,派系必然重整,派系之間短兵相接、各懷鬼胎,在這個新興戰場上,新系會選擇什麼樣的權力角色與策略路線呢?“派系解散”,正是派系再度興起再度惡鬥,最明確的癥兆。

  報道說,民進黨新潮流的發展演變,讓我們看見台灣民主歷史上最大的弔詭。 

  新潮流取得巨大權力、影響力的關鍵,正就在於它是一個不民主的組織。紀律、集體立場、一致行動,而非自由、民主,才是新潮流真正的精神。 

  民進黨 沒立場解散新系 

  從一個角度看,民進黨全代會實在沒有什麼立場取消新潮流做為組織的資格。新潮流的存在早於民進黨,民進黨還是極度鬆散,僅有概念意義、沒有組織意義的“黨外”時,新潮流就已經建立了。 

  “黨外”民主運動發展史上,一九七八至八○年,是重要關鍵。一九七九年《美麗島》雜誌社成立,開始走上一條以雜誌掩護政治串連組織的道路,然而年底的“高雄事件”,加上八○年的“林宅血案”、“軍法大審”,威權體制大反撲,一舉扼殺了任何反對性政治組織的可能性。 

  “高雄事件”之後,“黨外”勢力在風雨飄搖中緩緩重整重建,其中一股浮現出的力量,就是新潮流前身的“黨外編聯會”。從“黨外編聯會”到新潮流,一項性格沒有改變,那就是做為一個“革命團體”的自我認知。 

  報道說,八○年代前期的肅殺、鎮壓,在新潮流的組織性格上烙下了深重的痕跡。新潮流這群人和《美麗島》的前輩一樣辦雜誌,以雜誌社當組織的外表招牌,不過《新潮流》不是《美麗島》,也不是《美麗島》的承繼者。《新潮流》從來沒走過大眾路線,沒有企圖要用雜誌擴大串連,《新潮流》保持著低調的內部刊物色彩,和林正杰、許榮淑等人辦的“黨外雜誌”大異其趣,其他“黨外雜誌”致力於將反國民黨反威權的理念傳遞給包在禁網裡的民眾,《新潮流》卻已經在以反對運動中的人士為主要對象,討論的是反對運動的策略、目標與道德倫理。 

  民主的革命團體 不存在 

  從“編聯會”到《新潮流》,這群人展現了驚人的批判火力。最有名的“批康事件”堪為代表,對《新潮流》而言,國民黨可惡不必多論證,需要論證的是:“革命”才是打倒國民黨惟一的方法,那麼內部“放水”與國民黨眉來臉去的妥協態度,就是對“革命”最大的傷害了。 

  民主的一層弔詭,正在:沒有民主的社會,基本上無法依靠民主手段爭取到民主,“民主的革命團體”,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一個民主、開放的革命團體,一下子就被統治者滲透、破壞、逮捕了,還能有什麼革命成就可言?然而,一個不民主的革命團體,我們又如何相信他們在打倒威權之後,自己不會轉身變成另一個威權?畢竟他們和威權體制有著同樣不民主的性格啊! 

  報道指出,新潮流在民進黨之前,先採取了列寧式的組織模式,蘇聯布爾什維克由上而下、集體領導模式,本來是為進行革命奪權而設計的,不過這套架構後來透過蘇聯顧問在“聯俄容共”時期進入國民黨,被國民黨採用了。於是,我們看到了奇怪的景致:要打倒國民黨的革命組織,卻抄襲、運用了跟國民黨一模一樣的架構制度! 

  列寧式革命政黨模式,後來也成了民進黨的組織型態。認真地看,“新潮流”、民進黨不完全等於國民黨式的組織,他們更徹底落實了原本設計裡的集體領導制,國民黨卻是在為蔣介石獨裁權力考量中,癱瘓了原本中委、中常委的實質權力。不過,這樣的組織,其由上而下的動員模式不變,其黨員民主參與管道有限,也不變。 

  紀律 造就最強悍的派系 

  一九八六年,民進黨在倉促中成立,無暇細思組織方式,直接搬來國民黨式的組織原則。民進黨的起初成分中,大致是三股勢力的具體結合。一是台灣各地反國民黨的山頭,他們反國民黨的理由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與國民黨壟斷性利益的衝突,因而這股勢力內在也就有強烈的“利益導向”價值。這就是後來的“泛美麗島系”。另外一股勢力是經由美麗島高雄事件,而在軍法大審中投身入反對運動的律師群們。他們挾帶審判塑造的知名度,轉戰地方選舉,在選舉中找到了政治基礎。這就是“辯護律師世代”。還有一股表面上最低調,實質上卻最強悍的勢力,那就是原本就有清楚理念加嚴格組織的新潮流。 

  表面低調,因為新潮流相對人數不多,而且他們從來不曾是反對政治新聞上的要角;骨子裡強悍,因為民進黨的組織模式,他們最熟悉,他們也有最多辦法可以在其中操作。 

  “律師派”忙於選舉、“泛美麗島系”必須以複雜的利益交換網絡才能介入黨內運作,新潮流卻以其紀律、組織,控制了可靠的黨員票,以及上面相應的中執委、中常委席次。而且新潮流的領導者很快就找到如何極大化自身力量的方法,他們讓手中鐵票和其他派系,換來與其人數不相符合的黨內力量。 

  和新潮流換票最大的好處,是其高度可靠。不會跑票、不會有票開不出來。然而正因為如此,新潮流的票要的交換價碼也就最高。 

  其他派系愈民主、愈自由、愈鬆散,新潮流的票就愈值錢。與其跟不可靠的派系交換三張票,還不如跟新潮流換一張鐵票,於是,新潮流就算要人家三倍的代價,也不過分了。 

  不求大位 反而舉足輕重 

  新潮流對黨的操控力愈大,其內部不民主的紀律就愈緊。不守紀律的人,新潮流會毫不手軟地予以開除,讓你再也得不到組織的分配與保護。紀律這麼緊,卻還是有愈多人想要加入新潮流,因為這個派系提供的政治資源保障,在其他地方絕對找不到的。 

  新潮流為什麼顧人怨?因為新潮流姿態很硬,更因為新潮溉有條件姿態擺得很硬。難道沒有人想要另組同樣紀律嚴格的派系跟新潮流抗衡,削弱新潮流的力量?當然有,前仆後繼多少人試過,但卻沒有人真正成功過。 

  因為所有這些經營派系的人,學不來新潮流一條原則、一個態度,新潮流從來不爭取最高的、全面性的權力位子。他們不選黨主席、不選“總統副總統”,甚至不選北高市長。這種策略道理何在?要那樣的大位,就必須拉攏黨內所有的派系,要付出代價爭取夠多的支持,過程中也就必定曝露出被人家予取予求的弱點。其他經營派系的人,誰抗拒得了大位的誘惑?要上攻大位,他們就非鬆綁紀律不可。新潮流不爭大位,它的紀律就能夠長期維持。 

  新潮流的紀律,除了用在黨內權力分配上,還用在對黨的路線的左右上。新潮流是惟一有自身意識型態與策略思考的派系,他們不斷提出明確的路線計畫,挑戰黨內領導人物,將民進黨的走向,不斷朝“革命化”、“社運化”、“街頭化”拉扯。要論新潮流的功過,一點都不難。新潮流的大功,在於替民進黨內保持一個獨立思考的聲音,擺脫一些權力與利益(尤其是選舉帶來的)考量,思考更長遠、更深層的議題,並且以實力拒絕被黨內其他勢力邊緣化。 那麼,新潮流的“過”呢?新潮流的存在,強大的不民主力量,長期阻礙了民進黨帶頭將台灣政黨“柔性化”的可能性,剛性政黨又阻礙了台灣民眾在政黨政治中的參與幅度,得台灣的民主文化無從深化。 
對抗阿扁 是存在的意義 

  解散派系的決議,會不會真的終結新潮流?答案也是再簡單不過的--不會。民進黨全代會祇是又在發洩“反新潮流”的情緒,卻一直祇在“頭痛醫頭”的自畫框框裡打轉。因為他們不敢治真正的病。真正的病,是民進黨的剛性組織,是全國代表、中執委、中常委的層層選舉,以及這塊硬架構享有的巨大權力。 

  講白了吧,如果廢除剛性政黨組織,不必說“解散派系”,新潮流也必定瓦解,不可能再以現在的方式運作。然而,誰敢廢剛性政黨制度?這些人誰也沒把握政黨柔性化了之後,自己仍然能夠保有目前在黨內的地位與權力。 

  新潮流繼續存在,也就意謂著民進黨繼續不民主。陳水扁主政六年,新潮流的黨內角色,還產生了另一層微妙的變化。陳水扁挾民進黨從未見過、甚至從未想像過的執政資源,快速馴服民進黨,把民進黨綁在自己身後,成為對他無條件支持的後盾。在民進黨“陳水扁化”的過程中,大部分派系都屈服於陳水扁威脅利誘雙管齊下,惟一的例外,還是祇有新潮流。 

  新潮流大老“二仁”先後得到陳水扁給予的高位,然而新潮流卻沒有因此就追隨邱義仁、吳乃仁的腳步,向“總統府”輸誠。新潮流集體領導的結構,就連“二仁”都不可能打破的;還有“新潮流、黨中有黨”的革命身分,也是“二仁”無法動搖的。 

  於是新潮流的存在,竟有了新意義,新潮流成為黨內徹底“扁化”狀況中,留下來僅有的“半個派系”,勉強還保留了不完全跟隨陳水扁的思考與策略。 

  後扁時代 派系惡鬥再起 

  很長一段時間,黨內其實不再有那麼多人在意新潮流。他們用看好戲的態度,觀望陳水扁什麼時候會用什麼手段收拾新潮流。反正黨內早已沒有“扁系”以外的派系,還在頑抗的新潮流看來也沒多大前途,怎麼還有人無聊到去提“解散派系”呢? 

  “解散派系”又上檯面,因為“扁系”解鈕了,一個新戰國時代在民進黨內隱約成形,於是還維持基本形構與實力的新潮流,就又變成眾矢之的了。 

  現在的問題,老實說,不在新潮流解散不解散,而在“後扁時代”,民進黨內派系必然重整,派系之間必然短兵相接、各懷鬼胎,在這個新興戰場上,新潮流會選擇什麼樣的權力角色與策略路線呢?“派系解散”,正是派系再度興起再度惡鬥,最明確的癥兆。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