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7日電/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佛利民,撰文批評特首曾蔭權放棄積極不干預政策。特區政府是否放棄積極不干預政策,引發本港以至國際連番爭議,甚至連佛利民這樣聲望卓著的經濟學家也加入,事態發展值得關注。
香港文匯報今日發表社評認為,停留於抽象口號的爭論,是沒有意義的,關鍵是香港仍然奉行自由市場經濟原則,並且不會被抽象口號迷失方向,而是結合政府與市場的力量,締造最能支持經濟發展的環境。所以,對於政府是否放棄積極不干預政策,香港應採取「不爭論」與「務實幹」的態度,無謂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德國文豪歌德有一句名言:「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長青。」的確,活生生的經濟現實,永遠高於灰色的經濟理論,更遑論抽象的口號。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可以靠一句抽象口號保持富裕繁榮。中國內地由於擺脫了「姓社姓資」爭論,改革開放才取得巨大成就。同樣,西方先進國家也不會迂腐到陷入一句抽象口號的爭論,就放棄應該做的事情。中國有個「鄭人買履」的寓言,說有人到集市買鞋,突然想起忘了拿事先量好的尺碼,等到他回去拿尺碼趕回來時,集市已散。他卻說:「我寧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香港很務實,寧可相信經濟現實,也不相信抽象的口號。
社評說,佛利民批評曾蔭權放棄積極不干預政策,似欠準確。曾蔭權表示這政策是前財政司夏鼎基所說,之後因其表達欠精確,已經沒有人再提,而特區政府奉行的原則是「大市場、小政府」。實際上,「積極不干預」在香港早已名存實亡。六十年代的財政司郭伯偉標榜「自由放任」,但六十年代中期香港爆發銀行危機,他即作出干預,斷然停止發出新的銀行牌照。七十年代的財政司夏鼎基大談「積極不干預主義」,但這口號與麥理浩推行的新政南轅北轍。麥理浩時代的九年免費教育、十年公屋建設、政府全資興建地鐵等,令「積極不干預」難以自圓其說。夏鼎基之後繼任的兩位財政司彭勵治和翟克誠,要忙於應付中英談判前後的各種難題,包括財政赤字、港元危機、銀行地產風潮等,「積極不干預」更束之高閣。到了一九九二年,當時的財政司麥高樂撰文明確表示,他從不喜歡「積極不干預主義」一詞,「它的有用性已耗盡」。
社評認為,其實,不干預的政府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港府過去三十年來,一直在實用主義地處理經濟問題。即使如此,佛利民仍多次稱讚香港是「自由經濟的最後堡壘」,美國傳統基金會仍然連續十二年把香港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對於佛利民昨是今非的批評,特首辦回應指,「積極不干預」這字眼較為含糊,本身有些矛盾,故特首採用了「大市場小政府」這字眼,以更準確地形容特區政府長期以來的取態。的確,既說「積極」又說「不干預」,乃自相矛盾,起碼在字面上講不通。採用「大市場小政府」,既堅持奉行自由市場經濟原則,又意味著政府可適當介入,以促進市場效率與公平,這並不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