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學生對公共事務冷漠至此,令人不敢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8 12:33:12  


  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發表小社論說,台北中正紀念堂的靜坐學生不到十個人,這是很殘酷的現實。學生固然不應捲入藍綠惡鬥,但不能失去最起碼的正義感與理想性。這不是當前大學生的錯,而是時代的反射產物,學運的困境,其實也是台灣社會必須面對的困境。 

  小社論說,時代不同了,學運的抗爭方式、訴求當然也會不同。只是沒想到,一場希望陳水扁停職靜候司法調查的良心學運,帶頭者不敢承認自己是發起人,參加者更比到場採訪的記者還少,大學生對於公共事務冷漠至此,實在令人不敢置信。 
 
  學運之所以可貴,原因不在於學生提出的訴求有多麼了不起,而在於學生純潔心靈帶給麻木社會的刺激與反省。事實上,學運種種過於天真浪漫的理想願景,對於沈浸在權謀鬥爭的政客們才是當頭棒喝,也才可能成為社會追求正義與進步的重要動力。 

  小社論說,台灣民主化過程中,野百合學運適時呼應了反對老賊修憲的社會氣氛,也因而扮演了臨門一腳的重要角色。由此可見,學運最重要的是關心公共事務的熱情,不要怕表態、不要怕被貼標籤,不論贊不贊成罷免案,大學生都應該表達最起碼的正義感與理想性。 

  其實,任何社會只要理想主義持續下降、現實主義不斷升高,學運就會呈現出類似面貌。就此而言,當前學運的貧弱無力、缺乏理想色彩,其實只是台灣社會逐漸失去理想性格的縮影而已,這不只是學運本身的問題,而是整個台灣社會的問題了。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