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9日電/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出任日本首相僅十三天的安倍晉三昨日訪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分別會見了他;中國總理溫家寶與他舉行了會談。在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裡,兩國領導人如此「快閃」頻密的會晤會談,這在中日外交史上是極為罕見的,如驚雷乍起,不僅說來就來,而且動天震地。當然,兩國領導人會晤會談的具體成果並無給人巨大的驚喜,但正如胡錦濤所說,安倍訪華「標誌著中日關係出現了轉機」,「成為中日關係改善和發展的新起點」。
社論說,對中日關係特別是面對歷史問題、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安倍晉三出任首相之前和之後的態度,雖然不能說是「判若兩人」,但有著明顯的不同應該是有目共睹的。否則他不會有出任首相之後以訪華為首項「外交大行動」。這樣的轉變,對一個政治人物來說其實不難理解,也不新鮮。中日必須和平發展、友好相處,這是大勢所趨,也是兩國和人民的大利所在。順從這個大勢,無論誰當日本首相,日子就好過;若違逆這個大勢,無論誰當首相,日子都不好過。十三天之前安倍「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在中日關係和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可以「由著性子」來,說一些很不負責的話。如今他成了日本首相,和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鄰,要面對中國這樣一個對整個亞太地區和全球事務都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大國,安倍不可能不知道身為首相要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才最符合日本的利益,不可能不知道若不順從大勢,日本的外交和在亞太區的地位將陷入怎樣的困境。識時務者為俊傑,順大勢者為有智。安倍上台,果敢地邁出了明智的一步。這也如胡錦濤所說:「安倍先生上任以後首次出訪就來到中國,這充分表明您對改善和發展中日關係的重視,我對此給予積極評價。」
溫家寶總理在與安倍會談中,反覆提到歷史問題和日本領導人不斷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問題。溫家寶坦率地告訴安倍,這樣做「極大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損害了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使兩國關係陷入困境。我們提出『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就是要正視那段歷史,在吸取歷史教訓的基礎上開闢未來。」
社論認為,溫總理極具針對性的告誡,安倍當然最有「體味」。過去五年,小泉首相不斷參拜神社,令中日關係每況愈下,逐年惡化,終至困境。在這個過程中,安倍曾是積極的角色,以至他接替小泉出任首相,輿論一度要為中日關係難脫困境感到擔憂。這種憂慮和已經形成的困境,對安倍執政帶來巨大的壓力。這是小泉政府給他留下的一筆負資產;他必須首先解此困境、償還此債,他所領導的政府才有可能在外交和內政上有所突破和作為。因此,他對溫家寶說,日本曾經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損害和痛苦,留下種種傷痕,我對此深表反省。在此基礎上,日本六十多年來選擇了和平發展,今後也將堅持這一方向。日方決不讚美軍國主義,不美化甲級戰犯。我將按照雙方關於克服影響兩國關係的政治困難,促進日中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共識來妥善處理歷史問題。
這裡,安倍雖然沒有明確提到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但已公開表示要克服這一影響「兩國關係的政治困難」,「妥善處理歷史問題」。我們希望安倍最終能用行動來證實自己的表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