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1日電/據《廣州日報》報道,世界第一大壩建成,三峽工程對明天的中國意味著什麽?
一問:千秋功業偉在何處
三峽水電站是樞紐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三峽水庫回水至西南重鎮重慶市,它將改善航運里程666里,使重慶至宜昌航道通行的船隊噸位由現在的3000噸級提高至萬噸級,年單向通過能力由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稱三峽工程是世界上改善航運條件最顯著的第一樞紐工程是當之無愧的。三峽建壩後,滔滔江水爲三峽水電站做工,相當于建了10座大亞灣核電站。
三峽工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防洪。蓄水至175米後,三峽水庫的防洪庫容將達到221.5億立方米,相當于4個荊江分洪區的可蓄洪水量。遇特大洪水,調節三峽庫容能有效調控洪水,保護長江中下游至少1500萬人口和150萬公頃耕地。
二問:我們爲三峽付出了多少
1993年7月,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批准的樞紐工程的靜態總投資爲500.9億元;1994年11月,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批准的水庫移民搬遷與安置的靜態總投資爲400億元;兩項合計,三峽工程靜態總投資爲900.9億元。三峽工程建設,時間跨度長達17年,將每年的動態投資累加起來爲2039億元。
三問:三峽對能源安全有何貢獻
作爲能源大戶的中國如何保證自我供給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經濟安全。從隨著三峽工程接近尾聲,每年847萬千瓦時的巨大電能已經指日可待,不但可以緩解全國性的能源短缺,而且也可直接减少國際能源市場炒家和其他國家的惡意威脅。
三峽工程的建成後,1000多平方公里的巨大水域將使國家對水調控更加得心應手。因爲有了三峽的水源,長江中下游遇到乾旱時,將不必再向天求雨;而靠著三峽的水源,南水北調工程也將讓北方乾旱城市對水的渴望更加現實。南北共飲一江水將不再是夢。
四問:三峽會否成爲安全軟肋
大壩按千年一遇洪水設計,萬年一遇洪水加10%的餘度進行校核,想通過常規武器一下使大壩潰决是不可能的。萬一爆發核戰爭,也有事前防範措施。大壩有11萬立方米/秒的巨大的泄洪能力,即便假設一秒鐘泄洪5萬立方米,一天就可泄掉43億立方米的庫容,正常運用狀態下,在145米的水位以上,三峽大壩庫容大約是220億立方米,四五天時間就可以全部泄完,如果加大泄洪量,這個時間還會縮短。因此,即便大壩瞬間被毀,也不會造成大的影響。
三峽水庫是「一綫水」水庫的長度達600多公里,平均寬度僅1.1公里。這是一個少見的「河床型」水庫,江水從庫尾流到大壩處,少說也要兩天的時間。根據多次實驗結果和實地研究,三峽工程潰壩後第一個洪峰的瞬時流量雖然很大,但總流量有限,下瀉受阻,加上被淹地區的調蓄,其對下游地區的破壞作用有限,不會出現人們想像中的水淹六省一城的情况。即使大壩突然潰决,影響也是大壩下游部分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