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總統,亞非美洲都有 陳水扁是下一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0 11:55:08  


  中評社香港8月10日電/執政者在權力中迷失自己,往往會背離當初的民意、民情,而被迫流亡海外、尋求庇護。這類逃亡總統,亞洲、非洲、美洲都有,而台灣的陳水扁,會否是下一個?

  台灣新一期《新新聞》報道,非洲以及中南美洲許多國家,特別是國內政局動盪不安的地區,往往因內戰、叛亂等因素,導致該國總統倉皇潛逃出國,展開流亡生涯。這些落荒而逃的總統,背負了貪污、腐敗等各種不堪的罪名,輾轉流離於各國之間,就算獲得他國政治庇護,也幾乎終身回不了祖國,不僅會客死異鄉,部分甚至還得面臨國際法庭的審判。 

  海地 亞里斯提德 搭機潛逃出境,背負多項罪名 

  海地是加勒比海地區第一個獨立的國家,卻也是美洲最窮、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一九八○年代,海地依然被獨裁政權杜瓦利埃家族統治。直到一九九○年,亞里斯提德在首次的民主選舉中勝出,成為海地第一位民選總統。 

  亞里斯提德反對獨裁政權和外來干預,他曾慷慨激昂地拒絕美國干涉海地事務,因此惹來美國的不滿。七個月後,中將塞德拉發動軍事政變,亞里斯提德流亡到美國。 

  一九九四年,由於軍政府的無能,美國再次出兵海地,重新扶植亞里斯提德上台,還花了八十五萬美元雇用保鑣保護他的安全,這是美國第一次在海外出錢保護的第一位國家元首。然而,二○○○年亞里斯提德再度當選總統時,他一反過去體恤民情的作風,幾乎臣服於美國腳下,對美國唯命是從、不敢造次,使得亞里斯提德的聲望驟降,加上海地國內經濟持續惡化,貪污腐敗等弊案叢生。 

  二○○四年二月左右,海地反對派聯盟開始發起示威遊行,要求亞里斯提德下台;但他卻以武力反擊反對者,引發前政府軍人發動政變,組成反政府武裝,公開挑戰亞里斯提德。同年二月二十九日,在美國與法國兩方施壓下,亞里斯提德辭掉總統職位,搭乘飛機前往鄰國多明尼加,隨後又轉往中非共和國。對此,亞里斯提德一直對外堅稱是美國綁架了他,強迫他離開海地。

  在中非共和國待了兩個星期後,亞里斯提德又到牙買加。最後在各國的協調下,南非政府願意給予他政治庇護,直到他安全返回海地為止,期間的生活費用由南非政府負擔。 

  亞里斯提德下台後,上台的海地過渡政府逮捕許多亞里斯提德手下的官員,並指控他們貪污腐敗,亞里斯提德如果回海地受審,也將背上貪污腐敗、煽動動亂等罪名。 

  祕魯 藤森謙也 藉出訪求庇護,至今未獲自由 

  一個極少數族裔的新移民第二代能打敗當地人選上總統,怎麼說都是全球政治史上難得一見的特例。然而,當總統當到必須趁出訪之際落跑,大概也祇有祕魯前總統藤森謙也了。 

  藤森的父母都是日本移民,他出生時父母親仍為他保留了日本籍。這也使得日後他因醜聞不得不流亡時,得以長期居住日本。 

  藤森從一九八九年開始投身政治,成立了「改革九十」﹝Cambio 90﹞政黨,翌年參加總統選舉時被評為黑馬候選人,聲望急速竄升。一九九○年以五七%的得票率打敗作家出身的馬利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當選總統。 

  然而他甫上台就解散國會、修改憲法,採取獨裁統治,對特務組織特別縱容。雖然他在清剿反政府游擊隊方面,別有一番建樹,曾逮捕「光明之路」領袖阿維馬埃爾‧古斯曼﹝Abimael Guzman﹞,結束了祕魯長達十五年的恐怖時代,獲得人民的讚賞;然而他反恐的行動,卻也與侵犯人權的問題相牴觸。在軍方與武裝分子的交戰中,死傷者多為無辜的農民,許多激進學生並因此被殺害。這種暴虐、殘酷與無能的行事風格,很快就造成整個國家的腐化和貪暴。 

  二○○○年十一月,在祕魯人民對他大加撻伐的醜聞聲中,藤森私下將三百萬美元挪走,利用訪問日本機會,透過傳真及郵寄遞交請辭信宣布下台,並滯留日本尋求政治庇護,因此國際稱他為「不名譽」的總統。藤森雖然潛逃到日本,但祕魯新政府並沒有因此放過他,將他以謀殺罪、收受賄賂及叛國罪等多項罪名起訴。 

  在日本待了五年的藤森,二○○五年十一月六日上午,突然乘坐私人飛機降落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機場,試圖為他重返秘魯競選總統做準備。不過秘魯國會早已透過法令規定,二○一一年二月之前,藤森都不能擔任任何公職。智利政府也在祕魯的要求下,隨即逮捕了藤森,目前他仍被關押在聖地亞哥市一所憲兵學校內。 

  賴比瑞亞 泰勒 受庇護還落跑,特別法庭受審 

  今年六月被轉送到海牙國際法庭接受戰爭罪刑審判的賴比瑞亞前總統泰勒,第一次在荷蘭出庭後仍對十一項戰爭罪名堅稱無罪。泰勒被控引發賴比瑞亞長達十四年的內戰,還涉及鄰國獅子山的內亂。 

  泰勒是一九八九年從鄰國象牙海岸發起叛亂,推翻賴國前總統杜伊,並將杜伊處以死刑。此後,原本就內戰不歇的賴比瑞亞陷入長達十多年的動盪。泰勒本身在賴比瑞亞的七年內戰期間就是名軍頭,直到戰爭在一九九七年結束、他當選總統為止。 

  泰勒上台後,不但在賴比瑞亞境內發動內戰,還武裝支持獅子山共和國叛軍革命聯合陣線﹝RUF﹞暴動,使得五十萬名以上獅子山人民傷亡。叛軍以極其兇殘的手段將敵人大卸八塊,手段殘忍令人髮指,他同時還涉嫌包庇一九九八年攻擊美國駐外使館的蓋達組織炸彈客,讓美國對他頭疼不已。 

  二○○三年八月,在西非經濟共同體等國際組織的介入,以及美國總統布希的要求下,泰勒辭去總統職務,並搭乘飛機前往奈及利亞接受庇護。之後反抗軍與賴國政府簽署和平協議,對於賴國人民而言,長達十多年的戰爭苦難終於獲得舒緩。流亡到奈及利亞三年後,賴比瑞亞新政府與奈及利亞多方協調下,今年初決定遣返泰勒回賴比瑞亞。不料,三月二十九日泰勒卻開著掛有外交車牌的吉普車潛逃,往東北行經一千六百公里,最後在奈及利亞與喀麥隆交界的波諾州恩加拉鎮被捕。逃亡未遂的泰勒被抓後,隨即由聯合國維和部隊戒護,送往獅子山共和國特別法庭羈押審判。 

  烏干達 阿敏 攜眷倉皇逃跑,終身未歸祖國 

  一九七○年代的香港,曾有家長用「會被阿敏吃掉」來恫嚇不聽話的小孩。因為當時的新聞報導指稱烏干達總統阿敏﹝Idi Amin﹞嗜吃人肉,不過也有人認為這些報導是不實謠言。不論真實與否,阿敏在烏干達執政八年,這位被烏干達前總統奧波特﹝Milton Obote﹞形容為「非洲最殘暴的人」,的確曾帶給烏干達人民及鄰國坦尚比亞莫大的恐懼。 

  烏干達於一九六二年脫離英國獨立,當時阿敏是個受到敬重的軍官,總統奧波特還任命他為參謀首長;不過,他卻在一九七一年一月二十五日,利用奧波特在國外時發動政變篡位。美國前總統卡特認為在阿敏統治期間,烏干達就像是「遭整個文明世界唾棄」一般黑暗。 

  烏干達人一開始歡迎阿敏的興起,然而,自封為終身總統的他,稱自己是「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人」。他以鐵腕統治、整肅所有可能對他造成威脅的人,凡是與他為敵的都遭到不測,因此他也被稱為「烏干達屠夫」。 

  一九七二年他因不滿亞裔掌控經濟,驅逐上千人,將他的殘暴表露無遺。人權組織說,阿敏執政八年期間曾經下令進行大屠殺,有多達四十萬人遭殺害,部分受害者屍體還直接丟到尼羅河中餵鱷魚,因為挖墳趕不及殺人速度。 
擔任過拳擊選手的他,曾挑釁常批評他的坦尚尼亞總統尼雷爾在拳擊場上較量;一九七八年十月阿敏的軍隊企圖併吞坦尚尼亞部分領土失敗,反招致坦尚尼亞入侵;加上流亡國外的反阿敏組織、烏干達民族解放軍,一路打到烏干達首都坎帕拉;一九七九年四月,阿敏攜眷倉皇逃到利比亞、伊拉克,最後在沙烏地阿拉伯獲得庇護。沙國政府允許他在不插手政治的情況下居留。 

  二○○三年八月十六日,高齡近八十的阿敏因腎衰竭過世於沙國醫院,阿敏自從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一日流亡海外後,直到病逝都未曾再踏上烏干達國土。 

  菲律賓 馬可斯 美國協助流亡,還受祖國牽制 

  一八九八年美國從西班牙手中取得菲律賓後,不久即依照美國國會的輪廓建立全國議會。菲律賓堪稱是東亞最老牌的民主國家,曾是亞洲的「民主櫥窗」。然而今日提起菲律賓,僅剩的印象是政局動盪不安、與大量的外勞輸出國。 

  菲律賓從原本的進步、繁榮逐漸走向腐敗、沒落,該國第十任總統與獨裁者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要負上最大的責任。由於政治腐敗、治安不良、勞資爭議等問題,衍生出特權橫行、官商勾結、炒作土地等弊端叢生。時至今日,菲國依然尚未脫離貧窮。 

  一九六五年原本擔任參議院議長的馬可斯,由於未獲得自由黨提名參選總統,於是他改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並當選。當選初期,馬可斯其實頗有作為;他實行土地改革、發動綠色革命,解決了四十多萬農民的生計問題,也讓菲國除了自給外,還有少量糧食足供出口。但是,權力使一個人貪腐。 

  一九六九年馬可斯連任總統,菲國的治安與經濟卻每下愈況,社會暴力衝突不斷。一九七一年八月二十一日,自由黨在基阿波教堂前的米蘭廣場上舉行群眾大會時,三顆手榴彈爆炸,造成幾十人死亡,數百名民眾受傷,其中八名反對黨領袖當場被炸死;一九七二年,馬可斯宣布戒嚴,導致數千人被捕、拘禁或失蹤,並且無限制延長自己的任期,一九八一年廢除戒嚴後,他仍然高居總統之位。 

  馬可斯在任期間,菲律賓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加上為了鞏固自身政權,他任用親信、包庇親屬,引發反對人士的批判。一九八三年,馬可斯的主要政敵艾奎諾﹝Cory Aquino﹞在馬尼拉機場被當眾暗殺;為了弭平外界對於自身統治正當性的質疑,他在一九八六年二月舉辦總統選舉,並且以作票方式企圖控制選舉結果,但終究敗給了艾奎諾的遺孀柯拉蓉。 

  祇是,馬可斯本身卻不承認敗選,還自己舉辦總統就職典禮,引發菲國群眾包圍馬拉坎南宮,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馬可斯祇得求助於美軍幫助,流亡國外。 

  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六日凌晨,統治菲律賓長達二十年之久的獨裁總統馬可斯在美軍的安排下,與夫人伊美黛搭上美國洲際運輸機飛往關島後轉往夏威夷檀香山,開啟他到病逝前三年的流亡。 

  在這期間,馬可斯和伊美黛也曾想過到其他國家去,然而在菲國新政府祭出斷交的手段打壓下,沒有國家敢收留他們;一九八九年九月二十八日,馬可斯病逝於檀香山,菲律賓政府堅決不允許他的遺體運回菲國下葬,最後祇得就地安葬。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