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19日電/去年5月,中國商務部發出2005年第28號令,對原産于美國、泰國、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進口未漂白牛皮箱紙板作出反傾銷初裁。
中國貿易報文章稱,爲檢查執行情况,摸清國內紙箱企業的生産現狀,日前,有關部門對國內紙箱生産的三大聚集地: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的近20家大型紙箱企業進行了調查。
國內紙箱企業對初裁决定反應不一
該項調查結果顯示:一、90%的紙箱企業關注這一事件,但無一家公開支持。對於關注程度,約60%的被調查企業選擇了"一直在密切關注",30%選擇了"給予了一定的關注",其餘10%則選擇了"聽說過,但未重視或關聯不大";對於東莞玖龍等四家企業提交反傾銷調查申請,70%的被調查企業表示明確反對,另有30%選擇了"保持中立或不發表評論","支持"一項的選擇爲零。
二、使用國外原紙多的企業對此事關注程度高。在表示密切關注此事的紙箱企業中,對國外紙的用量都在10%以上,最高的接近50%,這些紙箱企業現在使用的面紙主要是美國産的牛卡箱板紙(美卡)和國産牛卡箱板紙。但這些企業也表示:近年來,隨著國産牛卡箱板紙質量的不斷提高,市場佔有率已有所提高,對於企業而言,祗有用戶指定要求用美卡的才會用美卡,其實很多企業都樂于使用國産原紙,但國産原紙和進口紙在質量上的確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三、六成被調查企業認爲産業實質損害與傾銷之間存在因果關係。針對四家申請企業提出的産業實質損害與傾銷之間存在因果關係這一說法,有60%的被調查企業認爲兩者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30%的則認爲存在因果關係,另外10 %認爲"不好說"。認爲不存在因果關係的企業認爲,這次主要針對的是全木漿的美卡,而國內與之對應的挂麵牛卡却幷不是全木漿的,雙方的品質不在一個檔次上,國産紙目前還無法全面替代進口美卡,加之進口紙與國産紙的客戶群體不太一樣,所以不存在明顯的實質損害與傾銷之間的因果關係。雖然前一段時間,美國紙的價格略有下降,但那祗是正常的淡季調整,隨著旺季的來臨,低價的上揚是不可避免的。認爲存在因果關係的企業則認爲,由於進口紙的大批進貨,造成了國産紙的價格不能大幅提高。
面對紙業反傾銷,應以行業利益爲先對於"反傾銷"及其引起的原紙紙價上漲問題。國內、國外原紙企業有著不同的反應與說法。
玖龍紙業等四家公司認爲,他們提出反傾銷的目的不是單純的說爲了企業的短期利潤,而是考慮到行業長遠的發展。衆所週知,傾銷幷不是意味著價格無底綫地降低,價格降低有兩種情况,一種是傾銷國家以低於本國同類産品的價格在別國傾銷,擴大出口的同時也破壞了別國的市場。另外一種就是以低於成本的價格,惡意破壞市場。美國、泰國、韓國和台灣地區未漂白牛皮箱紙板的傾銷就屬於第一種情况。
初裁結束之後,目前玖龍紙業的原紙銷售價格有一定的回昇,但漲幅不太;而國外原紙的價格也有一定的上漲,但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幷沒有向外界想象和猜測的那樣,漲幅變化很大。
文章指出,原紙價格上漲對紙箱企業帶來沖擊是不可避免的。但這是一把雙刃劍,有利就有弊。從短期上看,紙箱企業的生産經營已經進入到微利時代,對成本控制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目前原紙價格的上漲,對其採購是造成了影響,但這個影響是良性的。從長遠來看,這次反傾銷的目的就是要改變長期對於原材料供應的誤導,讓紙箱企業認爲原材料的價格是可以降低幷不斷降低的。但事實幷非如此,原材料價格低於成本價格,對於某些紙箱廠來說可能是好事情,但是對於整個行業來說,是一種巨大的破壞。飲鴆止渴,最後情况祗會越來越糟。所以,反傾銷幷不是爲四家公司的利益,而是站在行業發展的角度,以法律的武器來保護權利的同時規範市場。
解决惡意傾銷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採取法律的武器,熟悉國際貿易的法則,靈活地運用法則來對抗不良的國際競爭。
自2004年1月31日對進口未漂白牛皮箱紙板發起反傾銷調查申請,到商務部2005年第28號公告,這場歷時5年的爭議頗多的"反傾銷"案在法律程序上告一段落,幷取得了初裁的勝利。
"反傾銷"案之後,進口未漂白牛皮箱紙板的價格出現上漲。而國産的價格也受"蝴蝶效應"的影響,有不同幅度的上揚。中國紙箱行業開始興起波瀾,原紙價格的不斷上漲令紙箱企業叫苦不迭,隨之而來的是不可預料的市場沖擊。沖擊之下,紙箱行業未來的發展,是一個未知數,無法簡單用利與弊做結論。
這場從原紙行業發起的風波,蔓延到紙箱生産企業,波及生産、管理、成本控制、技術研發等各個環節,儼然變成一次"蝴蝶效應"的演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