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行作出這次歷史性的抉擇之前,H+A在很長時間里一直難産 |
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中行的H+A,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像是一次漂亮的剖腹産。每日經濟新聞文章稱,市場對H+A的期待,就像對於剖腹産一樣,一方面是對新生兒的希望和喜悅,另一方面是對伴隨新生命所誕生的舊體制的孽種帶來的一切有可能危及母體健康和新生兒素質的負面影響的深深顧慮。
H+A有利提昇A股投資價值
在中行作出這次歷史性的抉擇之前,H+A在很長時間里一直難産。根據港交所提供的數據,從1993年到2005年10月,國有企業在香港融資和再融資額高達9882億港元,接近1萬億。但是,國內大型企業海外上市,不免引起優質國資流失以及加速國內證券市場邊緣化的擔憂。
據權威人士透露,中國大部分海外上市公司都是低市盈率上市,導致海外新股認購者或戰略投資者獲得無風險的股票套利,幷間接導致國有資産流失。
文章指出,1993年至2005年大中型國有企業在海外上市過程中,涉及國有資産流失至少600億美元。
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海外上市不僅引起了“銀行資産賤賣”的憂慮,也引起了內地投資者“肥水流入他人田”的感嘆。市場對於中行的H+A,在內心的深處其實充滿著期待。
H股傾向散戶A股却傾向機構
對於滬深股市來說,中行H+A的剖腹産不僅開啓了關閉已久的H股回歸A股的閘門,更重要的是啓動了大型國企內地上市的新紀元。事實證明,剖腹産之痛幷不是難以承受的。
不過,正像剖腹産的英文Caesarean Section所顯示的那樣,它在催生新生命的同時,也帶來了孽種Julius Caesar。對此,不能不引起人們的廣泛擔心。
擴容規模的大和小其實幷不重要,中行A股的發行價是否接軌H股也不是問題的關鍵,重要的是政策的取向中有沒有散戶投資者的份。
中行H股由於實行“人人有份”的股份分配政策,把較多的股份分配給了傾向于長期持有的散戶,使機構投資者分得的份額相對不足,這不僅有助於减輕中行H股挂牌的沽壓,而且,持有籌碼較少的機構投資者可能在二級市場增持,反而推動了中行H股股價的上揚。
中行A股在發行時却對機構大戶傾斜,機構可以用數個賬戶申購和重複申購,散戶則與此無緣。
中行H+A意義重大
文章認爲,中行H+A,有兩個意義:一是爲H股大規模回歸A股市場探路,二是標誌著以簡單恢復融資功能的大規模擴容開閘。市場對H+A的期待,也就像對於剖腹産一樣,一方面是對新生兒的希望和喜悅,另一方面是對伴隨新生命所誕生的舊體制的孽種所帶來的一切有可能危及母體健康和新生兒素質的負面影響的深深顧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