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3 】 
專家:中國不崛起是真威脅 挑戰美國為虛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4 08:02:53  


2006年6月19日,中國軍人在美國關島軍事基地。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王義桅日前在環球時報發表文章說,全球化是以西方為圓心的全球資本主義化,其基本前提是西方始終處於技術、信仰和制度的中心,為國際體系提供全球性公共物品。但是, 如今富裕的西方社會日益走向福利化,加上技術對勞動力的代替,人口再生產動力普遍不足,老齡化現象日趨嚴重,非西方在人口方面漸漸佔據優勢。西歐國家普遍面臨非法移民和國家認同的挑戰,這些問題也滋生和助長了針對西方的恐怖主義事件。 

  文章指出,與此同時,技術的擴散、制度的借鑒和效仿,也在挑戰西方的優勢地位。西方國家轉而借助知識產權的梯子效應來保護技術優勢,塑造新的民主協調來構建統一戰線。如今,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感到,他們成了全球化的受害者,反全球化的力量也在增強。以西方引導的全球化遭遇中心塌陷的局面,並且出現了以針對西方的恐怖主義為主要特徵的非對稱性戰爭。 

  由於全球化的受挫,區域一體化成為各國聯合自強的主要選擇,出現了以歐盟、美洲自由貿易區和可能出現的亞太自由貿易區為表徵的三大地球板塊之間的競爭局面,世界進入以經濟多極化為特徵的板塊階段。 

  現在,全球每天的衍生金融交易量高達兩萬億美元,接近於美國全年的國民生產總值。高度虛擬化的經濟依賴的是信用體制。參與交易的得益者都是這種信用體制的維護者,這首先包括跨國公司,因此形成了跨國公司聯盟;其次是跨國公司的母國和投資物件,即新興崛起中的大國,兩者組成了新的大國協調機制。這兩股力量結合在一起,同違反信用的勢力鬥爭。 

  看來,世界不是平的,而是失衡的。地區一體化對全球化的分化瓦解及形形色色的反全球化運動,加劇了這種不平衡。 

  文章認爲,世界的失衡,如果從國家層面追究原因,美國難辭其咎。冷戰結束以後,世界市場重新從分裂的東西陣營回到一體化的狀態。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全面參與國際分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貿易飛速發展。但是,世界貿易的70%以上通過美元結算,於是隨著世界貿易的成倍增長,美元也需要成倍投放市場,而且由於金融的自由化導致遊資和熱錢數額飛漲,致使在美國境外流通的美元數十倍於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美元為美國一家發行而為世界廣泛使用的結果,使得美元貶值不可避免,美國經濟高度泡沫化、虛擬化。為遏止這種趨向,美國通過發動戰爭、發行國債等途徑轉嫁通貨膨脹,彰顯其鑄幣稅優勢。整個世界的貿易和投資高度依賴美元,其結果是美元挾持了世界經濟。時至今日,美國每天要從世界借債30億美元才能維持經濟的正常運轉。美國債務霸權成為我們時代最大的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